從延安八路軍製藥廠到現代明星企業

2009年11月13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視察,他對常學軍董事長說:「中藥療效好、價格低、新農合需要量大,」還指著常泰藥業對面的山說:「你們的山上都是寶,藥材多,要大量生產中藥。」從1938年的八路軍製藥廠到連續多年被延安市政府命名的「明星企業」,常泰藥業在延安精神指導下,在省、市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開拓創新,成為革命聖地延安乃至陝北革命老區一顆耀眼的製藥明星。

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八路軍製藥廠。1938年,正處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陝甘寧邊區受到敵人的經濟封鎖,藥品奇缺。為了戰勝敵人對延安解放區的封鎖與包圍,解決解放區奇缺的藥品和醫療器械,1938年中央軍委、八路軍總後勤部衛生部決定成立八路軍製藥廠,李維禎(新中國成立後任軍委衛生部藥政處長、藥政局長,兼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等)任廠長,吳補淵為助理員,汪東興(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為特派員,技師有甕遠、尹桂田等人,有職工100多人。

八路軍製藥廠成立後,1941年毛澤東主席為藥廠題詞「製藥療傷,不怕封鎖,是戰勝敵人的條件之一」;朱德總司令也為藥廠題詞「加強團結,努力生產,多造藥品,輸送前線,醫好戰士,打大勝仗」。

在黨中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下,遵照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題詞精神,藥廠職工倚山打洞,開荒種地,植棉紡紗,上山挖藥材,解決了藥廠原料不足等困難,並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艱苦奮鬥,生產出的藥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和各個根據地、解放區,挽救了許多前線戰士和根據地軍民的生命,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藥廠分中藥、西藥兩個部,以中藥為主,屬手工作坊。製作的藥品有丸、丹、膏、散、粉、酒,以及針、藥棉、紗布、膠布等器械、衛生材料共約一百多種。隨著戰爭的持續,製藥廠為了適應戰爭需要,相繼建立了玻璃生產車間、衛生材料車間和製藥研究室等部門與機構,而後演變發展成為集生產、科研、教學相結合的綜合製藥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藥廠更名為延安製藥廠。 1969年,為了貫徹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精神,藥廠於1969年4月,生產出第一批防治「克山病」用藥「681」粉,並參加了黨的「九大」獻禮活動。同時,派人學習製造新技術,於10月生產出第一種中成藥附子理中丸。至當年底已生產中成藥5個品種,4000餘盒,產粉劑25噸,遠銷東北、廣東、江浙等地。藥廠根據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的需要,先後研製出了大蜜丸、水丸、散劑、膏藥、大輸液、糖漿、片劑、注射劑、獸藥等,產品達120餘種。1976年後,藥廠又先後研製生產小針劑、酒劑、人工牛黃培制等項目。

1998年8月,藥廠改制為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他們秉承「延安精神制好藥」的傳統,科學組織藥品生產,成為陝西國企改革成功的樣板。由於其顯赫的政治背景和良好的聲譽以及對地方經濟建設的貢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在全國享有很好的口碑。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