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白粉病的發病症狀及防治

拉丁學名:Erysiphe biocellata Ehrenb.

為害作物:薄荷等多種作物

為害症狀:主要為害葉片和莖,葉兩面生白色粉狀斑,存留。初生無定形斑片,後融合,或近存留。後期有的消失。

病原菌形態特徵:菌絲體生於葉兩面或莖上,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或近柱形,大小22.9-38.1×13.9-17.8微米;子事宜果黑褐色扁球形,散生或近聚生,大小90-120微米,個別150微米。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6.3-17.8微米;具12-69根附屬絲,不分枝或具1-2次不規則分枝,彎曲或呈曲膝狀至扭曲狀,纏結在一起,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1.5倍,個別達2倍,褐色或淺褐色,壁薄,粗糙。少數平滑,具隔1-6個,長45-215微米,個別258微米,寬4.3-6.3微米,等粗或局部不勻;,卵形或橢圓形,近球形或不規則形,具長柄或無柄至近無柄,內含油球,大小48.3-81.3×25.4-38.1微米;具2個子囊孢子,個別3-4個,帶黃色,卵形至廣卵形,大小20.3-27.9×13.9-17.8微米。

分類屬性:稱小二孢白粉菌,屬子囊亞門真菌。

分佈區域:江蘇、廣東、四川雲南等地。

發病特點:病菌以子囊果或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子囊果散發出成熟的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菌絲體越冬後也可直接產生分生孢子傳播蔓延,薄荷生長期間葉上可不斷產生分季孢子,借氣流進行多次再侵染。生長後期才又產生子囊果進行越冬。田間管理粗放,植株生長衰弱易發病。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落葉及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燬,田間不宜栽植過密,注意通風光。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800倍液,40%達科寧懸浮劑600-7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邊疆防治2-3次。病情嚴重的可選用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

常用藥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 60%防霉寶2號水溶性粉劑 40%達科寧懸浮劑 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 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 25%敵力脫乳油 40%福星乳油。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