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漢字–中醫藥文化的載體 漢語言文字(包括漢語和漢字,以下簡稱漢語),是由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社會生產實踐過程中創造、使用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交流工具和文字符號體系,是當今世界... 2016年05月28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范仲淹 在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宋代名儒范仲淹到祠堂求籤,問以後能否當宰相,簽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祈禱說:「如果不能當宰相,願意當良... 2016年05月27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葛洪夫婦對嶺南百草文化的影響 從南越王墓出土的熏爐、藥臼、藥杵、五色藥石、羚羊角等藥具藥物看來,秦漢以前嶺南醫藥已經開始發端,並與中原醫學一脈相承,而以熏香防疫為突出特色。晉葛洪氏,為求丹砂而南... 2016年05月27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與蘿蔔結緣的名人 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參,故有「十月蘿蔔賽人參」之說。它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主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 2016年05月26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諺語中的中醫藥文化 隨著傳統文化熱的不斷升溫,民眾對於與自身健康密切關聯的醫藥衛生諺語的關注度也越發顯得熱起來。與醫藥衛生相關的諺語,既包含著豐厚的中醫藥文化,又包含有豐富的中醫藥知識... 2016年05月26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曹操的長壽之道 曹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一生征戰南北,克袁紹,平烏桓,戰功赫赫,是一位文武兼備的風雲人物。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武帝。曹操享年六十六歲... 2016年05月25日 閱讀 2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俞樾:精氣神三者為核心 俞樾,字蔭甫,號曲園,清代浙江德清人。官翰林院編修,提督河南學政,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著《枕上三字訣》。該書主要論述養生之道,緊緊抓住維持人體生命與健康的最主要物... 2016年05月25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扁鵲發明四診法 扁鵲學成之後,開始四處行醫,並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診斷手法,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診斷體系。這就是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當時被扁鵲稱為望色、聽聲、寫影和... 2016年05月24日 閱讀 1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酉陽雜俎》中的外來藥 中國筆記著作源遠流長,典藏豐富,在傳統文史古籍中佔有一席之地。它包羅的文化內涵,十分廣博,是知識與智慧的總結。至今仍能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和借鑒。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 2016年05月24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安神補心的柏子仁的傳說 柏子仁是一種安神補心的中草藥,被許多中醫名家奉為上品中藥,在我國中藥史上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被記載於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關於柏子仁養生、益壽的功效,還有一... 2016年05月23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