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字(包括漢語和漢字,以下簡稱漢語),是由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社會生產實踐過程中創造、使用和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交流工具和文字符號體系,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獨特的語言文字種類之一。能與其悠久歷史相比的,從前只有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等,而後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被歷史所丟棄,深埋到滾滾黃沙和斷壁殘垣之下,只有漢語一枝獨秀,碩果僅存,而且至今仍保持著勃勃的生機和無窮的魅力。古人以漢語、漢字作為信息載體,為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漢語言文字和中醫藥的關係非常密切。就在漢字出現「隸變」而定型的秦漢時期,中醫藥也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個發展高峰。《黃帝內經》確立中醫學基礎理論體系、《神農本草經》確立藥物學基本理論、《傷寒雜病論》確立辨證論治的臨床施治原則和方劑配伍原則,使「理、法、方、藥」首次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中醫藥的學術體系。而保留這些歷史信息的,正是漢字。在東漢許慎編纂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共收錄漢字9353個,其中涉及醫藥、衛生、保健的漢字就達1124個,其中植物名稱用字613個、動物名稱用字310個,礦物名稱用字5個,共928個,人體骨骼、臟腑、組織器官名稱用字98個,病理表現用字20個,疾病名稱78種。現代漢語與古漢語在語音、語意、語法各方面都有了一些差別,但是古漢語用成語、典故的形式,在現代漢語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現代人正是通過對成語、典故的學習和使用,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對逐漸生疏的古漢語的一些記憶。成語、典故來源於古人的經典著作以及民間流傳的俚語、諺語等,而作為與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休戚相關的醫藥學,也是成語、典故產生的重要源頭之一。據統計,與中醫藥有關的或直接來源於醫藥學著作的成語、典故達600餘條,其中很多不僅保留著醫藥學意義,而且延伸到社會學領域,用以說明一些社會現象,因而具備了相應的社會學意義,如「針砭時弊」、「標本兼治」、「病入膏肓」、「以毒攻毒」、「肝膽相照」等。
在兩千餘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文字的普及、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使古人為我們留下了數量巨大的中醫文獻古籍,中醫藥也因此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所謂中醫文獻是指歷代流傳至今具有歷史價值、現實意義的中醫圖書以及與圖書相關聯的人的言行的記載。據《中國叢書總錄》要目、《四庫》著錄及存目書、《販書偶記》正續篇三者所載書目合計,經部總計9906種,史部總計14523種,子部總計17044種,集部總計22380種,四部古籍總計63853種。其中醫家類屬子部,有2255種,佔全部古籍的3.53%。而據《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統計,國內現存民國以前的10萬餘種古籍中,中醫藥古籍達12124種,佔全部古籍的10%以上。此外,在民間和海外還流傳有大量的古籍抄本、孤本。除了歷史上留存下來的書籍資料,還有大量記載了中醫藥的出土文物,如殷墟的甲骨文卜辭、馬王堆漢墓帛書、甘肅武威醫簡、龍門石窟醫方、敦煌寫卷等等。由於各種原因,古籍在流傳和抄寫的過程中會出現散佚、遺漏和錯誤,古漢語在音、形、義等方面的發展和演化,也會形成與現代漢語的差別,而這些因素都給後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準確理解古籍的障礙,所以很多學者運用訓詁學、校勘學的方法對中醫藥古籍進行深入研究,才使得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得以較為完整的保留和傳承。
漢語言文字與中醫藥的思維方法也頗有相通之處。傳統中醫的思維方法以形象思維、取象比類、具象與抽像相結合為主要特徵,而這也正是漢字的特點。所以,通過漢語的學習,對培養中醫思維方法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現代高等中醫藥教育中,有一門比較特殊的課程——醫古文,其目的就在於盡量給中醫藥專業的學生多一些古漢語的知識和素養,為學好中醫藥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