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七夕習俗浸潤中醫藥防病文化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七月七日是七夕,七夕佳節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許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深深地浸潤了祖國的中醫藥文化。 配方治病防病 七夕... 2016年08月02日 閱讀 24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阿膠的變遷 阿膠,出《神農本草經》,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質塊,故《千金·食治》稱驢皮膠;晉唐時期「歲常煮膠以貢天府」,又稱貢膠;昔謂以山東東阿阿井之水熬製... 2016年08月01日 閱讀 2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清宮祛暑方藥 清朝的御藥房,專為帝后嬪妃採購、儲備、加工、配製丸散膏丹和煎煮湯藥。按清宮制度,每年夏季,皇帝都要恩典賞賜清涼祛暑藥給諸王公大臣,還在乾清宮,壽安宮、養心殿等處,普... 2016年07月31日 閱讀 2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南京為抗戰廣徵傷科良方 1937年11月底,淞滬會戰結束,日軍兵鋒直指南京,為堅持長期抗戰,民國政府遂下令在南京的各政府機關、社會團體遷往大後方,以應長期抗戰準備。當時作為全國中醫最高管理... 2016年07月30日 閱讀 1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揭秘《紅樓夢》中醫藥方與藥膳 提起《紅樓夢》,從古至今都不缺乏話題。最近,李少紅新版《紅樓夢》在全國各地的熱播,更是掀起了一股新的「紅樓」熱。一部《紅樓夢》,承載的不僅是一個封建大家族的興衰和寶... 2016年07月29日 閱讀 2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何時希:少年奇氣稱才華 海上何時希(1915~1997),名維傑,號雪齋,上海市青浦縣重固鎮人,為自南宋以來嫡傳八百四十多年的江南何氏世醫第二十八代傳人。其幼承家學,7歲即從祖父紳書學醫,... 2016年07月28日 閱讀 1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唐代文人筆下的本草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科技文化昌盛,中外醫學交流繁榮的年代,又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黃金歲月,眾多的文學家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精美詩篇和鴻文巨著。他們的作品除了文學外,常... 2016年07月27日 閱讀 2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抗戰藥業有興衰 龍虎牌人丹 人丹仁丹相爭持 在民國時期,有一種成藥一向以對抗日貨的面貌出現。那就是上海中法大藥房的龍虎牌人丹。 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人佔領了我國台灣。一個叫森下博的日... 2016年07月26日 閱讀 2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龍涎香的文化歷史 有人認為中國在漢代發現龍涎香是最早的「記錄」;但事實上這一說法並無明確的文字佐證。龍涎香應是南亞海域居民偶然發現後,逐漸成為王室、上流社會的奢侈商品,並通過阿拉伯一... 2016年07月25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藥農詩聖——杜甫 眾所周知杜甫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新唐書·杜甫傳贊》云:「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故明清文人甚推崇杜甫,葉燮在《原詩》中云:「詩聖推杜甫。」... 2016年07月24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