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氣—無形精微物質 氣,甲骨文寫作qi,像雲彩之形,春秋戰國時期為方便與數字「三」區別,第一筆做了彎曲寫成qi。存世的一對春秋時期「齊侯壺」的銘文裡有「洹子孟姜用氣嘉命」的句子,其中的... 2015年12月25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南北朝至清代 中醫膏方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對膏藥的製作作了詳盡的說明,提出以治病的需求來確定劑型和給藥途徑的理論。《本草經集注》指出「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湯者,... 2015年12月25日 閱讀 3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我國古代最著名女中醫–曾懿 遠在漢武帝時,就有一個女中醫義構,醫術比較高明,治療了很多疑難重病,因此享有盛譽。後來在漢宣帝時,有個女中醫淳於衍,醫道精深,尤其專長婦科,據說曾給當時皇后接過產,...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2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傳統藥業的近代榮衰 近代以降,西風東漸,中醫面臨生死存亡之變局。中醫之路,「返古」還是「維新」?「百年中醫沉浮錄」透過百年煙雲,直指當下。 1929年,中醫藥界集會抗議余雲岫的「廢止中... 2015年12月23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老佛爺的香發散 「清宮醫案」中收載了一首專為慈禧太后而設的美發乾洗方,名「香發散」。該方由玫瑰花、零陵香、檀香、公丁香、大黃、丹皮、細辛、白芷、辛夷、蘇合油等組成。其製法和用法是:... 2015年12月22日 閱讀 2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展示一 [FS:CONTENT_START]國務院6月14日公佈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擴展項目名錄。傳統醫藥有13項上榜,包括中醫養生、傳... 2015年12月21日 閱讀 3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秦伯未難忘難找的照片 秦伯未 秦伯未(1901年~1970年)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醫術精湛,著述宏富,堪稱中醫界泰斗級人物,在中國近現代中醫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在... 2015年12月20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農夫漁樵亦為師 李時珍鄰居,有個七八歲的小孩,平時面色黃腫,挺著一個大肚子,但能吃、能玩。大人也沒把孩子的病當回事。這年秋天,李時珍發現這孩子的氣色比原來好多了,大肚子也消失了,整... 2015年12月19日 閱讀 2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藥的趣聞雜談 (1)「偷藥鍋」和「借藥鍋」的風俗。「偷藥鍋」在陝西旬陽一帶特別流行,人們往往認為借藥鍋會把疾病也借來,所以一般採取「偷藥鍋」的方法,被偷的人家也不生氣,認為自己的... 2015年12月18日 閱讀 2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岐黃」的來歷 據說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黃帝常與岐伯討論醫學,並以問答形式寫成《黃帝內經》。其文簡而意博,其理深奧有趣,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後世因此稱中醫學為歧黃... 2015年12月17日 閱讀 2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