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古代餐後養生經 1.餐後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說:「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後漱口,可保持口腔衛生,令口腔濕潤、舒暢,並有益齒、固齒之功效。同時還可以刺激舌的味覺,增強味覺功... 2016年07月23日 閱讀 2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金元四大家 金元時代戰爭頻繁,由於當時歷史條件,醫學產生了各家學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後人稱之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 1.劉完素(公元1110-1200)金時河北省... 2016年07月22日 閱讀 2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古代中醫廣告之「沖天招牌」 沖天招牌,一般豎立在店舖門前或店舖門面相對的街面中央,一般寬三尺,高不等,甚或高過於房,黑地金字,寫著自己的經營內容和特色。清代佚名氏在《燕京雜記》中說的「招牌有高... 2016年07月21日 閱讀 2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從延安八路軍製藥廠到現代明星企業 2009年11月13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延安常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視察,他對常學軍董事長說:「中藥療效好、價格低、新農合需要量大,」還指著常泰藥業對面的... 2016年07月20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藥名稱的由來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詩人們能做出如此動人的中藥名詩來,首先得歸功於中藥的命名者,因為不少中藥名本身就充滿了詩意。 中藥的命名大多都有規律可循,一般是根據藥物的... 2016年07月19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傷寒論》中的特殊煎藥法 《傷寒論》對藥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視,其煎藥方法除了常見的先煎、後下、烊化、對服之外,還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藥方法,這些特殊的煎藥方法廣大中醫師在處方醫囑時常常被忽略,而... 2016年07月19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藥與五味 甜石蓮:具有散瘀、止痛、清熱、去濕等功效,用於治療噦逆,痢疾,淋濁,尿血,跌打損傷等病症。 酸棗仁:具有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用於治療虛煩不眠、驚悸健忘、體虛多... 2016年07月18日 閱讀 2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鄭玄的專心致志 好學多才的鄭玄 鄭玄(公元127~22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東漢末年著名經學家。曾入太學學今文「易」和公羊學,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 2016年07月17日 閱讀 2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藥與數字 一枝蒿:活血,祛風,止痛,解毒。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痞塊,癰腫。 兩面針: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治風濕骨痛、喉痺,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損傷、燙傷。 三稜:行氣... 2016年07月16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醫古籍名稱之文化內涵 中醫古籍是眾多先賢窮其一生的經驗總結,他們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間裡,留給後人最大量的信息,總是言簡意賅,尤其在書名的選擇上,更是殫精竭慮。我們後人讀古籍,領會文意的同...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