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器具技法 頸針療法 頸針療法,是指針刺頸部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頸部與十二經脈有密切聯繫,《靈樞》經脈、經筋、經別及《難經》中均有論述,如「膀胱足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 2015年09月05日 閱讀 2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常識 艾灸補益的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代研究認為,灸身... 2015年09月04日 閱讀 2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經絡腧穴 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不斷觀察總結逐步形成的。其形成途徑主要有:1「針刺」、「灸治」、「按摩」出現的各種感覺傳導現象的觀察和總結。 2腧穴療效的總結。3體表... 2015年09月02日 閱讀 2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文化 承前啟後竇太師 經過北宋王朝對於醫藥的大力扶持,校正醫書局大量醫學書籍的校訂出版,發展到金元時期,整個中醫界的理論素養有了普遍提高,學術氛圍空前活躍,著名的易水學派和... 2015年09月02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器具技法 足針療法 [FS:CONTENT_START]足針療法是用針刺、艾灸或藥物外敷足部一定穴位,用以治療全身疾病的一種方法。《素問•厥論》說:「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 2015年09月02日 閱讀 2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常識 怎樣選擇針灸的姿勢 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主要有以下幾種:1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 2015年09月01日 閱讀 2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經絡腧穴 經絡的生理功能 聯絡臟腑、溝通表裡 《靈樞·海論》指出:「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 2015年08月30日 閱讀 2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文化 張家山漢簡《脈書》《引書》 張家山漢簡 出土地點: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張家山M247漢墓(墓藏年代為漢代呂後至文帝初年) 出土年代:1983年 質地:竹簡 收藏單位:湖北荊州市博物館 簡介:《脈書... 2015年08月30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器具技法 溫筒灸療法 (同盒灸療法) 溫筒灸療法是將點燃之艾絨放於特製的金屬灸筒內,而後置於應灸的部位,而達抗衰防老、祛邪療疾之效的一種治療方法。 溫筒灸療法是器械艾灸療法之一。我國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 2015年08月30日 閱讀 2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常識 灸法現代概況 自20世紀50年代起,灸法又開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而且被用於治療脾腫大、骨結核及藥物毒性反應等多種病證。20世紀60~70年代,有關灸療的臨床報道急劇增加,據統計,... 2015年08月29日 閱讀 31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