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五邪

[FS:CONTENT_START]

內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於臟腑陰陽及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而產生的類似於風、寒、濕、燥、火(熱)外邪致病特徵的病理狀態。因其臨床症狀特點類似於六淫邪氣,但病起於內,為了與外邪有所區別,故分別稱為「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統稱為內生五邪。所謂內生五邪,並非致病因素,而是臟腑陰陽及氣血津液失常所形成的綜合性病機變化。

(一)風氣內動

風氣內動,又稱「內風」,是指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體內陽氣亢逆變動形成的,出現眩暈、肢麻、抽搐、震顫等類似風勝則動特徵的病理狀態。由於其與肝的關係密切,故又稱之為肝風內動或肝風。因其形成的原因不同,而有以下幾種常見病機:

   1.肝陽化風

肝陽化風,是指肝的陽氣亢逆無制,而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所傷,操勞過度,耗傷肝腎之陰,以致陰虛陽亢,水不涵木,浮陽不潛,亢逆化風,形成風動之勢。其病機特點為陽亢實於上,陰虛於下,而兼有動風之象。臨床可見眩暈欲僕,筋惕肉瞬,肢麻震顫,或口眼口咼斜,或半身不遂,甚則血隨氣逆而卒然仆倒,或為閉厥,或為脫厥。肝陽化風以中風病為多見。

2.熱極生風

熱極生風,是指邪熱亢盛,灼傷肝筋而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由於邪熱熾盛,煎灼津液,傷及營血,燔灼肝筋,使筋脈失其柔順之性,從而出現痙厥、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角弓反張等症狀,並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其主要病機是邪熱亢盛,屬於實性病變,多見於外感熱病的極期。

3.陰虛風動

陰虛風動,是指肝腎陰虛,筋脈失養所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因熱病後期,陰液不足,或久病耗陰,或因年邁肝腎之陰自然虧耗,陰液不足,不能滋養濡潤筋脈而成。由於其病變本質屬虛,所以其動風之狀多較輕緩,常表現為手足蠕動、筋惕肉瞬等,並伴有低熱起伏、盜汗、骨蒸、舌光紅少津、脈細數無力等陰竭症狀。常見於外感熱病或久病的後遺症期及老年病人。

4.血虛生風

血虛生風,是指血液虧虛,筋脈失於滋養所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或血不榮絡所致。臨床可見肢體麻木、筋肉跳動、手足震顫或拘攣不伸等症狀,並兼有血虛表現。其病變本質屬虛,故動風之狀也較輕緩。

5.血燥生風

血燥生風,是指血虛津虧,失潤化燥,肌膚失於滋養所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因久病傷津耗血,或年老精虧血少,或長期飲食失宜津血生成不足,或瘀血內結,新血化生障礙,從而導致津枯血少,肌膚失於濡養而化風。臨床以皮膚乾燥或肌膚甲錯、皮膚瘙癢、脫屑為特徵。

6.痰瘀生風

痰瘀生風,是指痰瘀阻滯,氣血逆亂所致有風動特點的病理狀態。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運,聚濕生痰,或形體肥胖,氣虛而多痰多濕,痰濕阻絡,瘀血阻滯,氣血逆亂而致肝風內動,常發為偏枯卒中。另外,尚有脾虛生風,是指脾之陽氣不足,脾弱肝盛,風氣內動的病理變化。常見於小兒,多由於長期吐瀉,或攻伐太過,損傷脾氣,或稟賦不足,脾腎素虧,再病瀉利,重傷其陽,氣血生化無源,筋脈失養所致。主要表現為手足微有抽搐,伴肢體不溫、口鼻氣微、昏睡露睛等症狀。內風與外風,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外風是直接感受外界風邪所致;內風與肝關係密切,是體內陽氣亢盛,或陰血不足,陰不制陽而亢逆變動所致。但外風與內風之間又可相互影響,外風可引動內風,如感受風熱,由表入裡化[FS:PAGE]火,熱傷津液,筋脈失養,可致熱極生風;素有內風者又易感外風,如血虛生風、陰虛生風、血燥生風每易感受外風,乃正氣不足之故。

   (二)寒從中生

寒從中生,又稱「內寒」,是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邪瀰漫的病理狀態。多由於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或勞傷太過,或年老體衰所致。多與脾腎等髒陽氣虛衰有關。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陽布達四肢肌肉而起溫煦作用;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本,能溫煦全身各臟腑組織。脾陽根於腎陽,所以脾腎陽氣虛衰,尤其是腎陽不足是內寒病理形成的關鍵。陽氣不足,虛寒內生,其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陽虛溫煦失職,虛寒內生,呈現出面色蒼白、畏寒喜暖、形寒肢冷等陽熱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滯,其性收引,使筋脈收縮,血行遲緩,而見筋脈拘攣、肢節冷痛、脈沉遲無力等症狀。二是陽虛氣化功能減退,蒸化無權,津液代謝障礙,而導致水濕、痰飲等陰寒性病理產物的停積。臨床可見涕、唾、痰涎稀薄清冷,小便清長、洩瀉、水腫等症狀。內寒與外寒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內寒的特點是虛而有寒,以虛為主;外寒的特點是以突出的寒象為主,即或是寒邪傷陽,但仍以寒象為突出表現。兩者之間的聯繫在於:外寒侵犯人體,必然會損傷陽氣,反覆發生,最終將導致陽虛;而陽氣素虛之體,則又因抗禦外邪能力下降,常易感受外寒而致病。

(三)濕濁內生

濕濁內生,又稱「內濕」、「脾虛生濕」,主要是指由於脾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導致水濕痰飲內生,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多因素體痰濕內盛,或飲食不節,內傷脾胃,或腎陽虛,火不暖土,致使脾失健運,津液輸布障礙所致。濕性重濁、黏滯,易阻遏氣機。故其臨床主要表現為沉重、脹悶、分泌物和排泄物穢濁黏滯、舌苔滑膩或厚膩等,並隨濕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異。內濕滯留經脈筋肉,症見頭身困重、肢體沉重或屈伸不利;內濕阻滯於上焦,症見胸部痞悶、咳喘咯痰;內濕阻滯於中焦,則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膩而黏、便溏洩瀉等;內濕阻滯於下焦,則見小便不利或渾濁,帶下等;濕泛肌膚,則發為水腫。濕濁內生可阻滯於上、中、下三焦任何部位,但其病機關鍵是脾失運化,故以濕阻中焦最為常見。外濕與內濕,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外濕乃外感濕邪為病,以濕邪傷於肌表、筋骨關節及人體下部為主;內濕是由脾、肺、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尤其是脾失健運,水津不布,留而生濕所致,多見脾虛的虛實夾雜證。濕邪外襲每易傷脾,若濕邪困脾傷陽,則易致脾失健運而滋生內濕;脾虛失運,內濕素盛者,每易招致外濕入侵而致病。

(四)津傷化燥

津傷化燥,又稱「內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多因久病損傷陰津,或大汗、劇烈吐瀉、亡血失精而致陰液不足,以及熱病傷津耗液而成。內燥病變可發生於各臟腑組織,由於肺、胃、大腸的生理特性皆喜潤而惡燥,故內燥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內燥由於津液虧少,不能滋潤臟腑組織和孔竅,故以乾燥不潤的症狀為其臨床特點;同時因津液枯涸,陰液虧虛,陰虛陽盛則生內熱,故內燥常伴虛熱的表現。臨床常見肌膚乾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少津,甚或光紅龜裂,鼻干目澀,爪甲脆折,大便燥結,小便黃少等症。如以肺燥為主,則兼見痰少而黏,或乾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可見食少、舌光紅無苔、乾嘔等症;若系腸燥,必見便秘。外燥與內燥,其臨床表現均有乾澀之象,但其病因病機不同,臨床表現各有特點。外燥由感受六淫燥邪所致,病變主要在肺、皮膚、口鼻部位;內燥因人體陰液虧虛,或汗、吐、下太[FS:PAGE]過耗傷陰液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胃、大腸,且病情較外燥為重。

   (五)火熱內生

火熱內生,又稱「內火」或「內熱」,是指機體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郁滯,或病邪鬱結,而產生的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火熱內生,有虛實之別,其病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陽盛化火

陽氣過盛化火,是指陽氣過亢,產熱過剩,機能亢奮所致的病理狀態。人體陽氣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具有溫煦、興奮、推動作用,稱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況下,由於某些原因的影響,使陽氣過亢,超過其生理水平,必然會出現產熱過剩,機能亢奮的異常狀態。此種病理性的陽氣過亢,中醫學稱之為「壯火」,即「氣有餘便是火」。陽亢化火的病理,多見於心(心火熾盛)、胃(胃火偏盛)、肝(肝火上炎)、小腸(小腸實火)等。

2.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有兩種情況:一是外感六淫、疫氣,在病變過程中,皆能郁滯化熱化火,如寒郁化火、濕郁化火等;二是機體病理產物(如痰飲、瘀血、結石等)和食積、寄生蟲等,亦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機理,主要是這些因素導致機體陽氣鬱滯,氣鬱則生熱化火,形成實熱內結之證。

   3.五志化火

五志化火,又稱「五志過極化火」,是指由於精神情志刺激,影響臟腑氣血陰陽,導致臟腑陽盛亢逆,或氣機鬱結,氣鬱日久而從陽化火所形成的病理改變。如情志內傷,抑鬱不暢,則常能導致肝郁氣滯,氣鬱化火,或大怒傷肝,肝氣亢逆化火,均可發為肝火。

4.陰虛化火

陰虛化火,是指因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盛,虛熱虛火內生的病理變化。臨床常分為陰虛內熱與陰虛火旺。一般而言,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FS:CONTENT_END]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