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脾

脾的實體位於腹腔上部,膈下偏左。《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與胃以膜相連。」《靈·本藏》並記載了脾的形態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質地堅脆與發病的關係。《難經·四十二難》曰:「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醫貫》謂:「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可見,古代醫家所說的脾,包括現代解剖學上的脾和胰兩髒。如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古人不名脺,而名為散膏。散膏即脺也,脾之質子為胰子,形如膏,故曰散膏,為脾之副髒,……即脺與脾為一髒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為主運化、主升舉和主統血。其中以運化為核心,通過運化為機體生命活動提供精微物質,故稱之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素問·靈蘭秘典論》稱:「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難經·四十二難》說:「脾主裹血。」有關脾的理論,《內經》和《難經》奠定了基礎,而歷代醫家有所發揮、補充。李東垣提出脾胃為元氣之本,氣機升降之樞紐,而強調脾之氣陽的升發。張介賓明確指出脾主運化和脾主統血,並提出了「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臟之氣」的觀點,李中梓則明確提出「脾為後天之本」說。明清之際,對脾陰之生理病理及證治的認識逐步深化,認為「調治脾胃,須分陰陽。李東垣後,重脾胃者但知宜補脾陽,而不知滋養脾陰。脾陽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陰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飯,釜底無火固不熟,釜中無水亦不熟也」(《血證論·男女異同論》)。至此,脾的理論已日趨完善。脾在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通於長夏之氣;在體合肌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脾捨意,在志為思;其經脈為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絡屬,互為表裡。

  (一)脾的生理功能

1.主運化

脾主運化,是指脾有促進胃腸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並將吸收的水谷精微轉化為精、氣、血、津液以輸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氣化。脾對飲食物的運化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脾可促進胃腸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納,飲食物入胃後,經胃的初步消化而下移於小腸,小腸對之作進一步消化,並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質,此過程的完成有賴於脾氣之推動方能正常進行。其次,在心肺等髒的作用下,脾將吸收的精微物質轉運輸送到全身,如《素問·奇病論》所說:「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其三,在心肺等髒作用下,脾將精微物質轉化為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營養物質。總之,脾主運化涉及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轉運輸送及轉化為精、氣、血、津液等生命活動基本物質的全過程。故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一般又將脾主運化的生理作用,劃分為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

  (1)運化食物:是指脾對各種食物的消化吸收、谷食精氣的轉運輸送及轉化作用。食物經胃的受納腐熟,被初步消化後,變為食糜下送於小腸進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雖在胃和小腸中進行,但必須經脾氣的推動和脾陽的溫煦,才能將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然後經脾氣的激發作用由小腸吸收,再由脾氣的轉輸作用輸送到其他四髒,轉化為精、氣、血以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皮毛筋肉。正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所說:「脾為孤髒,中央土以灌四傍。」因此,脾氣健旺,其運化食物功能旺盛,才能不斷地為化生氣、血等物質提供足夠的谷食精氣,進而使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得到充分營養。反之,在病理情況下,脾之氣陽虧虛,或邪氣困脾,脾失健運,則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從而出現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洩等症狀。同時,由於不能為氣血生成及機體各部位輸送足夠的營養物質,繼而形成氣血虛衰等全身性營養障礙,表現出精神萎頓,四肢無力,肌肉消瘦等症狀。

  (2)運化水液: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運輸送及轉化作用。水飲攝入於胃,歷經小腸、大腸,在脾的作用下,吸收其中的精華部分生成津液,並借助脾的升達之性,將津液上輸於肺,通過肺的宣發肅降而敷布全身。同時,脾居於中焦,還轉輸由肺肅降下達於腎的津液和由腎蒸騰上行於肺的津液,而為水液升降輸布的樞紐。所以,脾是參與體內水液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被稱為「水之中州」。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正常,則既確保了對水液的充分吸收,以免津液生成乏源,又促使水液在體內及時輸布代謝,而不致積聚瀦留形成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病理情況下,脾之氣陽虧虛,或濕濁困脾,脾運化水液的功能障礙,常可導致水濕痰飲內生之證。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液兩方面的作用,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會導致另一方的功能失調,所以在病理上常常同時共見。

2.主升舉

脾主升舉的生理作用,包括主升清和主托舉兩個方面。所謂脾主升清,是指通過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其運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輸至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營養全身的生理作用。其實質是脾主運化中向上轉運輸送水谷精微的作用,與脾之主運化功能和脾氣主升的特點密切相關。脾的升清是與胃的降濁相對而言,藏象學說中常以脾升胃降來概括整個消化系統的生理功能。脾能升清,則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輸布,氣血生化有源,人體始有生生之機。若脾氣虛弱不能升清,則氣血生化無源,頭面諸竅失養,可見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耳鳴等;水谷精微不能上輸而與糟粕濁物混雜而下,又可致腹脹、洩瀉等,故《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洩。」脾主托舉,是指由於脾氣的升舉,以維持人體內臟位置恆定的作用。因此,脾的升舉功能正常,可以防止內臟的下垂。若脾氣虛弱,升舉無力而下陷,則可出現內臟下垂,子宮脫垂,久洩脫肛,腹部墜脹等病症。由於脾位於中焦,故脾之托舉功能失常,亦稱中氣下陷。

3.主統血

脾主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致溢於脈外的作用。《難經·四十二難》稱之為脾「主裹血」。脾主統血的機理,主要是通過氣的固攝作用而實現的。脾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氣為血之帥,血隨氣行,氣能攝血。脾氣健運,則水谷精微化源充足,氣亦充盈,氣旺則能固攝血液,使血行脈中而不外溢,故清·沈明宗《金匱要略注》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若脾氣虛衰,血液失去氣的固攝,即可導致各種出血,稱為脾不統血。但由於脾氣主升,脾主肌肉,故脾不統血常表現為肌衄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

  (二)脾的生理特點

1.脾性主升

升與降是臟腑氣機運動的表現形式。脾與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脾主運化,所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質,必須依賴脾氣之升舉,方能敷布轉輸到肺,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謂:「脾宜升則健。」脾氣之升,不僅與本髒之功能有關,也是全身氣機升降的關鍵。朱丹溪《丹溪心法》說:「脾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為無病。」正由於脾喜升惡降,以健運升散為其特性,故對脾之病證治療,多宜用益氣升陽之品以促其運化。

2.喜燥惡濕

從脾之陰陽五行屬性而言,脾為太陰濕土,與自然界中濕氣相通,同氣相感,故外感濕邪易傷於脾,使脾失健運,而見腹滿、納呆、體重、溏洩等症。脾又主運化水液,無論外濕困脾,還是脾之氣陽虧虛,水液輸布代謝障礙,又易生內濕,或濕留成飲,或濕聚成痰,或濕流皮膚成腫脹,或濕留腸間形成洩瀉。《丹溪心法》說:「脾運委頓,清陽失旋,則胃氣未能醒豁,所進谷氣難化精微,易釀痰濁。」所以說脾喜燥惡濕。故《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羅浩《醫經余論》說:「夫脾為己土,其體常濕,故其用陽,譬之濕土之地,非陽光照之,無以生萬物也……故治脾以燥藥升之,所謂陽光照之也。」即對於脾病的治療用藥,多採用香燥之品以化濕醒脾,而應慎用滋膩助濕之品。

  (三)脾與形竅志液的關係

   1.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古籍中亦稱肌肉為「分肉」。

分肉與分肉之間的間隙處稱為「溪谷」,系體內之氣匯聚之處,亦是經絡穴位所在之部。故《素問·氣穴論》說:「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肌肉與筋膜、骨節協同,主司人體運動。肌肉的正常收縮與弛張,使肢體運動靈活自如。另外,肌肉尚可保護內臟,緩衝外力損傷。《靈樞·經脈》喻言:「肉為牆」。當有外邪侵襲時,肌肉與皮膚共同起隔絕拒邪之作用,故《靈樞·五變》說:「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

肌肉的豐滿健壯與否影響著四肢的功能活動,二者均與脾的運化功能密切相關。由於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可將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以營養肌肉四肢,使其豐滿健壯,活動有力。故《素問·痿論》說:「脾主身之肌肉。」張志聰《素問集注·五臟生成》注說:「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若脾之運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轉輸障礙,不能正常濡養肌肉四肢,則可導致肌肉瘦削,四肢軟弱無力,不耐勞作,甚則痿廢不用。如《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言:「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所以,臨床對於肌肉病變,如重症肌無力、週期性麻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慢性肌膚潰瘍等,大多也從脾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