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談「大氣下陷」

「大氣下陷」理論是民國時期著名中醫張錫純的特色理論之一,其對近代一百多年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現在筆者淺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大氣即胸中之氣

「大氣」知名,首見於《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篇云:「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大氣之舉也。」這裡的「大氣「指的是自然界的外氣;《靈樞·五味》篇云:「其大氣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這裡的「大氣」指的是人身之氣;《靈樞·邪客》篇云:「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金匱要略》亦云:「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而至清代喻昌《醫門法律》則指出「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行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張錫純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指出大氣即胸中之氣,亦即《內經》所言之「宗氣」。

張錫純在《大氣詮》中有述:「元氣藏於臍下,為先天生命之根底,道家所謂祖氣:大氣積於胸中,為後天全身之楨干,《內經》所謂宗氣。祖為一身之遠命脈,宗為一身之近命脈,命脈雖有遠近,其關於人身之緊要相同。」明確指出,無論是元氣還是大氣,均對於人體有重要作用。張錫純還取象比類云:「有如樹上之果,元氣乃樹之根也,大氣乃其樹之果也。根之關於果者至重,身之關於果者亦非輕也。」

張錫純還提出「至胸中之氣,獨名為大氣者,誠以其能撐持全身,為諸氣之綱領,包舉肺外,司呼吸之樞機」。按胸中大氣,一名宗氣,《內經》謂其積於胸中,以貫心脈,而行呼吸。蓋心肺均在膈上,原在大氣包舉之內,所以心血之循環,肺氣之呼吸,均由大氣所主,斡旋全身,統攝三焦。大氣不但為後天諸氣之綱領,亦為全身血脈之紀綱。

  大氣下陷證與升陷湯

對於大氣下陷證,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上歸納如下: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又似乎喘,危在頃刻。其兼證,或寒熱往來,或咽干作渴,或滿悶怔忡,或神昏健忘,種種病狀,誠難悉數。其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

由此而觀,大氣下陷之「喘」似喘,而又與之有別,普通之喘有喘而肩動之征,而大氣下陷者,雖至呼吸有聲,必不肩動。二者的根本在於呼氣難與吸氣難之異,另喘者之脈多數或有浮滑之象。

兼證之「寒熱往來」與少陽病小柴胡湯證病機不同,此因「其初陷之時,陽氣鬱而不暢則寒,既陷之後,氣蓄而欲宣則作熱,適陽氣蓄極而通,仍復些些上達,則又微汗而熱解。」

另「咽干作渴」其為「津液不能隨氣上潮也」,並非傳統的陰虛、火熱或濕熱等。

大氣下陷證的臨床表現複雜,「種種病狀,誠難悉數。」兼證繁多,其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氣病門》中見到的就有小便不禁、身冷、消食、疝氣等,雖表現各異,但其原因相同,均是大氣失其位而下陷,無其所司,是以失其保護,斡旋無功。

宗而其症冗雜,所以大氣下陷的脈象成為其辨證之關鍵,即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脈細如絲等。

依據此證,張錫純創製一方名升陷湯。

生黃芪六錢,知母三錢,柴胡一錢五分,桔梗一錢五分,升麻一錢。

氣分虛極下陷者,酌加人參數錢,或再加山茱萸去淨核數錢,以收斂氣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復陷更加。若大氣下陷過甚,至少腹下墜,或更作疼者,宜將升麻改用錢半,或倍作兩錢。

方中黃芪為君,取其既善補氣又善升氣之性,唯其性熱,稍以知母涼潤之;柴胡為少陽引經藥,引大氣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為陽明之藥,引大氣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為藥中之舟楫,能載諸藥之力上達胸中,為之嚮導也。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