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與生命的本質

唯物論只承認主觀與客觀二元對立的認識方式,不承認、不懂得天人合一、主客相融也是一條有無限前景的認識途徑。中國傳統科學(如中醫學)、哲學、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後者基礎之上,因此,將唯物論絕對化成為正確理解、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科學與文化的最大理論障礙。

中國哲學和中醫學的道、氣、陰陽所要揭示的,不是天地萬物作為既成存在的空間性本原或結構,而是它們之所以產生並能神妙變化的根源和它們進行自分化、自組織的規律。因此,對道、氣、陰陽的追蹤,不是像唯物論那樣去尋找事物最終和最穩定的物質基礎和實體構成,而是為說明天地萬物在時間流變中如何演化。

不須一一清察因果關係,卻能把握全部因果關係,乃是中國哲學和中醫學處置複雜性及無限性的大智慧。此名之曰「以簡御繁」。莊子在《養生主》開篇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以有涯隨無涯」走不通,絕不意味就此而取消對世界的認知,而是要找到借助有限卻能夠把握無限的途徑。道家認為,這個途徑就是「法自然」,或曰順生贊化,從而巧妙地利用自然的智慧。中醫的辨證論治正是「順生贊化」在臨床診療中的具體運用。

中醫學從自然整體看世界、看生命,因而最有可能接通生命的本質。中醫辨證論治有很多優越性。我們對中醫學的繼承與發展,充滿信心。為此,必須首先從「唯物質」觀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物質實體不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和最後的根據

由於多種原因,直到今天,中國大陸的許多學人仍然堅持把尋找一切事物存在和變化的物質實體根據,視為科學認識的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他們認為,科學研究的全部工作就是發現和說明事物的物質根源。

其實,這種觀點在西方和科學前沿早已成為過去。這種觀點的哲學基礎就是唯物論。唯物論哲學源於西方,是西方眾多哲學派別中的一種。這種哲學主張,世界上的一切存在和變化都不外是物質的運動和運動著的物質,只要把那個運動著的物質發掘出來,說明白,世間的一切疑難就都解決了。

百餘年來,各類對中醫持有異議的學人,包括上世紀眾多知名國學大師,本世紀將中醫打入「偽科學」的「反偽」鬥士,以及積極支持中醫,但主張以近現代物質科學「提高」中醫,使中醫所謂「科學化」的各級領導人、學科帶頭人,所有他們對中醫的批評和希冀,不管自覺或不自覺,其理論的根基都出自唯物論的宇宙觀和認識論。原因就在於他們都清楚準確地看到了:中醫辨證論治沒有說明發病和治癒的所謂物質實體根據。而對於他們說來,這是不行的!

那麼唯物論是不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能、不可超越的哲學?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老實說,即使根據唯物論的現代認識論原理,回答亦應當是否定的。因為世界是無限的,認識沒有止境,而唯物論不過是西方文明曾經流行過的宇宙觀之一。各類現代科學所揭示的許多事實與結論,不斷在向唯物論提出挑戰,證明唯物論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1.這種哲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也有很大的偏執性、局限性。它與牛頓力學有較好的適應,與現代的物理學、生命科學、思維科學、心理學、信息學、各種系統和複雜性科學,則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面對20世紀人類科學的最偉大發現,如量子力學、基因遺傳學、控制論等,前蘇聯的眾多官方哲學家和科學家,曾以其違背唯物論而一一加以反對、批判和討伐,但後來又不得不一一點頭承認和接納。這一反覆也深深波及我們。

2.世界萬物的本原不能歸結為「物質」。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物質與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物質是「封閉的能量」,能量可以生出物質。在物質和能量之外,信息不僅有獨立存在的意義,而且對萬物的生成與演化,尤其是反饋系統,具有不可缺少的特殊作用。一般認為,物質、能量、信息是構成世界的並列的三大要素。而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這三大要素的背後,更深層的存在是關係。以上大體是以空間為本位看世界。

如果以時間為本位看世界,那麼世界的本原是「氣」。「氣」,「細無內,大無外」,其呈現是「像」,顯示的是萬物的自然整體層面。氣的實質是從無到有的生,是因生而形成的關係,它傳遞信息,妙化萬物,與有形之物相互轉化。

3.把「物質」定義為「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不確切。唯物論屬於還原論,它把一切還原到物質這個靜態化、簡單化了的「原點」上。「客觀實在」可以包括現象、過程、關係、整體和所有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等等,但這些不應屬於「物質」概念。物質一定與實體相聯繫,形態結構不固定,但一定表現為某種形態的實體,否則就喪失了物質概念的本來意義。

因此,「物質」本身是具有還原性的概念。唯物論要求尋找一切事物的「物質根據」,以此為認識的最終目標,故唯物論的認識論屬於還原論。還原論有積極意義,也有不可克服的局限。

4.唯物論追求客觀知識,不承認知識的主觀性和主體因素。這一點明顯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衝突,也與對心理、情感、美和許多複雜性、整體性事物的認識不符。

5.不理解隨機性、偶然性、不確定性的真實意義。唯物論將偶然性限制為必然性的交叉,為必然性開路。這與微觀世界、宇宙大爆炸理論、精神現象和眾多非線形複雜性過程不符。

6.在價值觀上,引導人們處處將物質利益置於首位。唯物論貶低或不承認精神追求對人類的至上意義,將人類征服和踐踏自然視為天經地義。唯物論根本否認宗教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積極意義,鼓勵和促使人們喪失一切敬畏之心。

7.唯物論只承認主觀與客觀二元對立的認識方式,不承認、不懂得天人合一、主客相融也是一條有無限前景的認識途徑。中國傳統科學(如中醫學)、哲學、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後者基礎之上,因此,將唯物論絕對化成為正確理解、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科學與文化的最大理論障礙。

在中醫學問題上,尤其要劃清整體論和還原論的界限,對二者的區別與聯繫要有清醒和全面的認識。

還原論的實質是用低級的運動和存在形式去解釋高級的運動和存在形式,用簡單的運動和存在形式說明複雜的運動和存在形式,用局部構成去理解和限定整體,不懂得整體大於或優於局部總和。認為將高級的複雜的存在物還原為低級的簡單的存在物,找到事物最基本的組合單元,就是找到了事物的本質。

還原論對於揭示事物的運動規律在一定程度上有積極作用,但在還原過程中卻將事物所在等級的特殊本質和複雜性捨棄了,破壞了。然而實際存在的情況是,由於一切高級的運動形態皆建立在低級運動形態基礎之上,而越是高級的運動形態,最終使其形成的複雜關係越是不穩定;越是低級的運動形態,則越是與相對穩定的有形的物質存在,如分子、原子具有直接的密切的聯繫,因此,堅持以物質為宇宙萬物的本原,認一切運動都不過是物質的屬性和存在方式,就必定走分解、還原的道路,把高級的運動形態歸結為低級的運動形態,把找到事物變化的物質實體根據,作為科學認識的最終目標。事實上,唯物論將無限變化、無限豐富的宇宙的實質歸結為運動著的物質,就是一種還原論的宇宙觀。

生命的本質存在於以信息調控為基礎的自組織過程之中

生命是複雜系統的一個過程。越是複雜的系統,信息和功能在系統中的作用就越是重要,支撐系統的物質形體的穩定性,就越是要在運動和變化中,在有信息調控的自組織的過程中方得以實現。

可見,生命的本質存在於時間的運行之中,而不是存在於空間的構成之中。生命是一首歌,是一首樂曲,是一種有始有終的整體性行為。

因此,在生命系統中,雖然健康的物質形體是不可缺少的,但第一位的,起主導作用和決定作用的是由信息功能調控的自組織行為,而不是物質形體本身。物質形體只是生命活動的載體,在生命系統中,物質形體是被動的和被決定的,處於第二位的從屬的地位。

毫無疑問,在生命系統中,信息、功能和形體相互影響,相互產生,缺一不可。物質形體健康與否,會對生命能否正常運行產生巨大影響,但是形體無論多麼重要,都不能說明生命系統為什麼能夠「活」起來。而且,對形體的物質構成分析得越是精細,距離生命的本質就越是遙遠。因為生命存在於複雜系統的整體運行之中,是複雜系統的一種特殊的「突現」。

中國哲學和中醫學的道、氣、陰陽所要揭示的,不是天地萬物作為既成存在的空間性本原或結構,而是它們之所以產生並能神妙變化的根源和它們進行自分化、自組織的規律。因此,對道、氣、陰陽的追蹤,不是像唯物論那樣去尋找事物最終和最穩定的物質基礎和實體構成,而是為說明天地萬物在時間流變中如何演化。

中醫將人的生命系統劃分為「精、氣、神」三個方面。《淮南子》說:「形者,生之捨。」「氣者,生之充。」「神者,生之制。」又說:「神貴於形也。」「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原道訓》《詮言訓》)大體說來,形為生命之承載,精為構成形體的基本物質;氣為生命之基礎,指的是生命功能和信息;神為中樞調控,包括自組織程序和主體意識。

中醫學認為,形與神俱,神主形從,才可能健康長壽,故提出「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粗守形,上守神」的主張。

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的實質是晝夜四時。晝夜四時所演奏的則是天地宇宙的時間節律和自然生化。

可見,中醫學正是從時間整體和自組織行為的角度來探察和體驗人的生命。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醫學對生命的理解,比之從「唯物質」觀念出發,將生命視為「蛋白體的存在方式」、「細胞的聯合體」、「遺傳分子的自我複製」等說法,更全面、更接近生命的本質。而且,惟有走時間整體之路,才有可能深入、準確把握生命的規律。

辨證論治體現了生命規律和生命智慧

與唯物論直接相關,一些人還批評中醫理論沒有建立明晰的因果關係,因而宣判中醫「不科學」,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