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治未病」在西醫院熱起來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中醫「治未病」越來越被重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2700多年前,《黃帝內經》首次提出了「治未病」概念,並從養生、延年、益壽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理論論述。唐代醫家孫思邈進一步發展了「治未病」理論,將疾病明確劃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類。醫聖張仲景運用五行乘侮規律開展「治未病」實踐。元代朱丹溪、明代楊繼、清代葉天士等人均在自己的醫療實踐中秉承和發展了「治未病」理念。華佗創編的《五禽戲》、馬王堆帛畫《導引圖》及芸芸膏方都是前人保健養生的具體成果。綜上所述,「治未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疾病預防史。

自古以來,「治未病」理論一直貫穿著三大理念:一是未病養生,防病於先;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三是已病早治,防止傳變。其核心是無病早防,欲病早治,並把其視為醫學的最高目標和最高境界。而現代疾控工作的核心或首要任務就是預防,預防醫學、行為醫學的基本措施也與傳統的「治未病」方法一脈相承,它們在理論上高度契合,在方法論上也高度一致。

「治未病」工作在當今雖然得到了高度重視,但在國家疾控戰略中還未得到充分體現,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是普及不夠。目前,僅僅在中醫醫療機構大力提倡和基本普及。而我國的絕大部分就醫人群仍集中在西醫醫療機構,因此,衛生部門應加大在西醫領域的「治未病」宣傳和推廣力度,讓中醫「治未病」惠及更多的群眾。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治未病」尚未納入國家整體疾控戰略,出台相關政策,制訂項目實施方案。現在的客觀情況是中醫界熱,疾控方面冷。只有兩方面都熱起來,中醫「治未病」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中醫「治未病」是前人在疾病防治領域留給我們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只有在中西醫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將其傳承和發揚光大,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