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身醫學和剛柔辨證

中醫心身醫學起源於《周易》,在《內經》、道學、道教及內丹學中均有較詳細記載,後來成為中醫學之一部分,歷代均有發展。進入21世紀,隨著疾病譜的改變,中醫心身醫學正式建立並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醫心身醫學的源流

中醫心身醫學歷史源遠流長,自伏羲一畫開天創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做《易傳》,黃帝著《內經》,後代均有發展。本文將對中醫心身醫學源流做一梳理,以有利於心身醫學的發展。

第一,中醫心身醫學起源於《易經》。《周易》也稱《易經》,為群經之始。《易經·乾·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易經·說卦傳》:「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第二,中國道家提出長生久視,肉體長生,精神永存;中國道教丹道提出性命雙修,代表人物有隋朝道祖蘇玄朗,宋代道祖張伯端,明朝道祖王重陽。對此,筆者認為性命雙修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中醫心身醫學理念之濫觴。

第三,中國儒家提出「仁者壽」,並提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四,《黃帝內經》中很多理論為中醫心身醫學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等,其中所包含的心神合一理念可以看作是中醫心身醫學理論誕生的源泉。

所以我們認為,《易經》、《道德經》等作為中華文明的源泉,奠定了中醫心身醫學的哲學基礎,而《黃帝內經》則賦予了其醫學特性,正式將其與醫學聯姻,由此誕生了中醫心身醫學。

而回顧中醫學的發展歷史,我們提出了中醫學五個時代的劃分,當今世界是第五個時代,即心身醫學的時代。由於疾病譜的變化,如綜合醫院門診中心身疾病佔到的比例多達26%~36%;心理障礙發生率中,腫瘤患者為26%~76%,惡性腫瘤接近100%;心血管病發生率為40%~60%,功能性胃腸疾病的發病率遠遠超過器質性疾病等,由此可見,疾病譜已由過去的感染性疾病為主過渡到現在的以心身疾病為主,中醫心身醫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心身醫學起源於中國的《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人類必須向中醫尋求智慧。

  中醫剛柔辨證理論的確立

中醫心身醫學的理論基礎源於《內經》的「心身合一論」、「天人合一論」、「臟腑相關論」。如《內經》所言:「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不通,形乃大傷。」精闢地闡述了心理對生理的影響。《內經》又指出:「人之有生也,有剛有柔,有陰有陽,有短有長。」因此,中醫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陰陽剛柔對立統一的特點,筆者將其歸納為中醫剛柔心身論剛柔心理生理學。

心身疾病發病後首先傷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腎。初期多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同病,後期多為肝腎陰虛或肝脾腎陽虛。末期陰竭、陽亡、陰陽離絕而終。病性為剛柔不能相濟,而致疏洩失職,氣滯血瘀,痰阻濕困或氣逆化火,火熱傷陰,升降失司,日久由實轉虛,脾虛肝郁或腎虛肝旺,極少純虛證。根據人體的陽剛和陰柔的屬性不同,導致肝的疏洩不及和太過。素體陽剛,七情過極,則出現疏洩太過的陽亢陰虛的證候,我們稱之為剛證。素體陰柔,七情過極則出現疏洩不及,肝郁氣滯、血瘀濕困的肝郁證候,我們稱之柔證。臨床發現,心身疾病病機主要為肝疏洩太過與不及引起的機體剛柔不能相濟,表現為氣血陰陽失調,病機演化為情志刺激,首先傷肝,剛者及心,柔者及肺,終必及腎。治療應柔以制剛,剛以制柔,採用剛柔證論治方法。肝疏洩太過而致剛證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洩;肝疏洩不及而致柔證者,用剛法以增強其疏洩,即《內經》所說: 「用辛補之,用酸瀉之。」

在辨證分型上,可以分為兩綱、四型、十六證。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