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醫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他們給社會的貢獻難以用數字來計算。筆者熟悉的劉寶厚教授,正如其父劉爾炘先生一樣,他高尚的品德、滿意的療效在醫學界廣為傳頌。那麼,我們應向劉教授學習什麼呢?
治學嚴謹 形成特色
劉老年僅弱冠即赴西安醫學院學習,1959~1962年又參加甘肅省首屆西學中班,是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倡導「中西醫雙重診斷,中西藥有機結合」的中西醫結合模式。20世紀80年代主持制訂的《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已成為國家試行標準。
劉老的治學有三個特點:一是善於學習汲取醫學最新研究成果;二是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總結病例;三是將自己治療腎病的經驗研製成中藥製劑,方便臨床。他治病要求中西相參、祛邪扶正兼顧、內外治法同施,因而療效顯著。
筆者體會到,劉老師治病的特點是:力爭明確現代醫學的診斷(包括病理診斷);準確做出中醫辨證(我們經常遇到他老人家更正、補充其他大醫院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的事例);制訂中西藥有機結合的治療方案。中藥組方力求簡練(一般7~8味),達到治病必求其本。用藥突出君藥的用量,不能面面俱到。守法守方,用一方加減化裁治療半年以上者比比皆是,而且效果良好。
重視培育後學
劉老早年就職於蘭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退休後協助成立了兩個省市級腎病治療中心(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和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培養出了甘培尚、許筠、戴恩來、曹田梅、馬鴻斌、李永新和薛國忠等許多醫學新秀,分佈在全國多家醫院。跟隨劉老門診、查房的學生更數不勝數。
劉老在醫院查房時非常重視以下工作,以利後學的發展:一是指導科室醫生規範腎臟病的診斷標準、制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並在實際中不斷改進、完善,並創製出一系列療效好、副作用小的經驗方劑。二是授業解惑,根據臨床和科研中所遇到的問題,向科室醫生、研究生、實習生提出一些較高難度、具有前瞻性、啟發性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實踐與學習興趣。三是拓寬思路,不斷創新,提出科室發展建議。
養生方法
健康長壽是一個醫者為自己醫學成就打出的最有說服力的廣告。劉老師年近耄耋,身高清瘦,查房能站兩小時,思維敏捷,很少生病。除了生活規律外,更重要的是他晨起前必做自編的全身按摩操;平日心態良好,淡泊名利,樂於診療,勤於著述,熱愛花草與書法;且常服黃芪、當歸、野山參、紅景天等。我們從他的養生方法裡能學到很多為人、行醫的法則。
重視孝道
中國人非常講究「孝道」。劉老出生七個月父親就過世了,他父親是晚清翰林、甘肅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和書法家。劉老的孝道是把父親一生的學術思想、詩、文、書法整理出來,作為文史資料留於後世。為了完成這一心願,年近耄耋的他,在繁忙的診務之餘,學習電腦,查閱古典文學,考察歷史資料,孜孜不倦,歷經三年終於完成了心願。現在,很多中醫人借口忙於事業,忽略對父母親屬的關心。殊不知,不孝於親,何來視患者如親人的美德?
總之,能向老中醫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關鍵在於你能尋找到目標和適合自己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