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應用寒涼藥治療陽熱證時要防傷陽,秋冬應用溫熱藥治療陰寒證時要防傷陰。所以,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冬月宜加苦寒之藥」、「夏月宜加辛熱之藥」的方法,以防春夏陽之不足及秋冬陰之不足。
並非說夏天絕對不用麻黃,冬天絕對不用石膏,而是說夏天用麻黃、冬天用石膏要慎重,因為夏季腠理開洩、汗出較多,要防麻黃辛散發表更致汗出傷陽;冬季多外感風寒,要防石膏寒涼鬱閉肌腠。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出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意為:春夏兩季宜保養陽氣,秋冬兩季宜保養陰氣,這是古人順應四時陰陽變異的養生方法之一,為歷代醫學家及養生學家所重視,對養生健身、防病治病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有三層內涵
綜觀《內經》中的有關理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概念實指三方面內容。
動靜陰陽觀
中醫學認為「熱為陽、寒為陰」、「開散者為陽,斂降者為陰」、「動而走者為陽,靜而守者為陰」,以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動靜陰陽分屬。「春夏養陽」之陽,為溫熱、上升、向外、活動之意;「秋冬養陰」之陰,為涼寒、沉降、向內、清靜之意。所以春夏人多活動以養陽,秋冬人多清靜以養陰,與四時萬物動靜合拍,形成人體四季養生方法。
四季陰陽觀
《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記述:心「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為至陰之類,通於土氣。」五臟功能活動與四時陰陽消長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春夏養陽」助肝(少陽)心(太陽)生長之氣;「秋冬養陰」助肺(少陰)腎(太陰)收藏之氣。
陰陽互根觀
外應四時的陰陽應變以促進生長(化)收藏,方謂「以從其根」。這正如清代醫家黃元御說:「萬物發榮於春夏,枯於秋冬,是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死生之根本也。若違陰陽之宜,而逆其根,則伐其本源,壞其天真,出生而入死矣,所以聖人於春夏陽盛之時,而取其陽根,陽根在陰;秋冬陰盛之時,而養其陰根,陰根在陽。蓋春夏陽盛於外,而根則內虛,秋冬陰旺於外,而根則是弱,養陰陽以從其根者,恐其標盛而本衰也,根本既壯,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生長者,天地之大德,秋冬之收藏,所以陪春夏生長之源也。」(《黃元御醫學全書》)
由此可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五臟、四時、陰陽、動靜相協調,「天人相應」整體觀與養生保健理論的具體體現。
如何「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為什麼春夏季節易陽虛陰盛要養陽?秋冬兩季易陽盛陰虛要補陰?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
春夏季節,陽氣旺盛,萬物生機盎然,影響人體則腠理疏鬆、開洩,故常汗出,體內陽氣亦隨之外洩,致使陽氣易虛。因汗液的排泄靠陽氣的功能動力,有「陽加陰謂之汗」之說,汗出越多,消耗陽氣越多,所以氣溫越高,耗傷陽氣亦增多。
再者,春夏兩季,人們喜食寒涼,會使陽氣更耗,這即是春夏要時時注意保養陽氣的道理。
秋冬季節,天氣由涼變寒,陰氣當令,影響人體則肌表緻密,體內陽氣常鬱閉於內,不易外發而致陽氣偏盛,陰氣偏衰。氣溫越低、陽氣鬱閉越重。
再者,秋冬常喜食溫熱辛辣之品,也易傷陰助陽,所以秋冬要注意保養陰氣。
因此,「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要從飲食調節、生活起居、精神調攝等方面做起,如夏季宜早睡早起,增加陽光照射時間,以適應自然界陽氣升發旺盛之氣。我國曾實行過夏時制,這是完全符合養生道理的。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為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以熱食及辛辣食品為佳,尤其三伏盛夏,更不可過食寒涼冷飲,對身體虛弱者來說,應禁食冰凍之品以免傷及陽氣,可多食些辣椒、生薑或在食菜中佐以胡椒、川椒、茴香粉之類,即能補充體內陽氣之不足,又能開胃醒脾,增進食慾,實乃一舉雙得。
冬季宜早臥晚起,以避其寒,適應冬季陽氣閉藏之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冬時應多居室內避寒,夜臥長,晝動短,少外出活動,靜以養陰氣而藏腎精,或許不生病和少生病。如果夜臥短,晝外出活動多,則「逆其根」而傷腎,不僅冒寒而患傷寒,而且第二年「奉生者少」。
冬季適當食用涼食為佳,尤其三九嚴寒,更不可過食辛熱,以免助陽傷陰,可多食些蘿蔔、鴨梨、蘋果等以養陰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