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中隱痛

肚臍中隱痛1個月餘,雖整天疼痛不止,卻不加重,喜溫喜按。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中醫教研室主任 余國俊

徐XX,男,58歲,農民,1985年12月15日診。患者肚臍中隱痛1個月餘,雖整天疼痛不止,卻不加重,喜溫喜按。曾自取陳艾煎湯熏洗,蔥白搗爛和鹽炒熱敷臍上,可取效於一時,但旋而又隱痛如故。乃就醫,先服烏梅丸湯劑2帖不效,改服附子理中湯2帖,似覺減輕,但數日後又隱痛如故,遷延至今。

此明系寒證,但何以內服、外用溫熱藥物療效均不佳?細詢其得病之由,言平素便畏寒涼,今秋曾守護柑橘園10 餘日。夜間茅屋透風,又頻起巡查,衣履較單薄,頗感涼意,有一夜,因不慎失火,茅屋化為灰燼,驚懼交加,臥床數日,便覺肚臍中隱隱作痛,如此而已。患者面色少華,手足逆冷,腸鳴便溏,舌淡苔白滑,脈沉遲。

揣度其臍痛之病機確係腎陽虛衰,寒凝神闕,乃借鑒陳鼎三——江爾遜經驗,用真武湯加葫蘆巴治之:熟附片30g(先煎1小時),白朮15g,茯苓15g,白芍12g ,生薑15g,葫蘆巴30g。服3劑,肚臍中隱痛消失,手足轉溫,腸鳴、便溏均止。隨訪1年,臍痛未復發。

學員: 本例臍中隱痛,病情雖不重,但臨床少見,教科書也未寫上,而老師出一真武湯取得佳效,更是我始料不及的。

進修生甲: 我也有同感。但難以理解的是,本例臍痛,從病因、病性、體質、舌脈等綜合分析,應屬於脾腎陽虛,何以服附子理中湯療效不佳呢?

老師 : 肚臍是神闕穴所居之地。神闕穴中痛,方書有稱為「當臍痛」者,屬於少陰腹痛範疇。患者年近花甲,素畏寒涼,其腎陽不足可知;又得之餐風飲露,大驚卒恐之後,且伴手足逆冷,腸鳴便溏,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確係腎陽虛衰,寒凝神闕。當然,如僅僅根據伴見的一派虛寒症狀、舌脈,籠統地辨證為「脾腎陽虛」未嘗不可,但本例疼痛的確切部位卻不支持這一辨證結論。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按部位來劃分,從胃脘至臍為大腹,屬太陰脾;本例痛在臍中,不在大腹部,因而不涉及或主要不涉及太陰脾臟。而附子理中湯溫補脾腎,是以溫補脾陽為主,兼溫腎陽,沒有緊扣本例的確切病機,所以療效不佳。

實習生: 看來治療腹痛時要確切地辯明部位,這一點教科書上沒有充分強調,請老師再指點一下。

老師 : 大家知道,中醫所稱的腹部,指的是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具體歸屬是:從胃脘至大腹,屬於太陰脾;臍中及臍下小腹屬於少陰腎;臍旁左右屬於衝脈;臍下小腹兩旁為少腹,屬肝。治療腹痛時如不確切地辨別部位,就不知到底病在何臟腑何經脈,譴方選藥時就不可能成竹在胸,穩操勝券,而有「慮其動手便錯」之虞。

進修生乙 : 真武湯是溫陽利水之方,治療陽虛水腫。但本例臍痛,並無陽虛水腫症候,何以要選用此方?

老師: 說真武湯可以治療陽虛水腫是對的 ,但如把真武湯的主治範圍僅僅局限於陽虛水腫,就有「畫地為牢」之嫌了。嚴密的說,真武湯是治療腎陽虛衰、水氣為病之方,外溢則為水腫,上衝則為頭眩或咳喘,內停則為腸鳴便溏(本例便是)。當然,本例的主症——臍痛,不是水氣為病,而是腎陽虛衰,寒凝神闕。為什麼要選用真武湯呢?因為真武湯中附子配芍葯,不僅能溫腎陽、祛寒凝,更能入陰破結,斂陰和陽,完全切合少陰腹痛的基本病機。清吳儀洛《成方切用》稱真武湯為「治少陰傷寒腹痛」之方,是很有見地的。臨床實踐早已證明,真武湯不僅可以治療腎陽虛衰,水氣為病,還可以擴大運用於腎陽虛衰,寒凝內痛之證。

進修生乙 : 為什麼還要重加葫蘆巴30g呢?

老師: 這是江爾遜的老師陳鼎三先生的經驗,也是有文獻記載的。如《本草綱目》謂葫蘆巴性味「苦,大溫,無毒」,主治「元髒虛冷氣」。「元髒」就是腎臟。陳老及江老平生治療陽虛寒凝的當臍痛,都是真武湯原方重加葫蘆巴一味,無不應手取效。

進修生甲 : 我由此產生兩點疑問:第一,既然老師斷言真武湯可以擴大運用於陽虛寒凝內痛之證,那麼,本例臍痛只用真武湯,而不加葫蘆巴,療效將如何?第二,如果用真武湯療效不甚佳,又不加葫蘆巴,而加用同樣可以治療「元髒虛冷氣」的其他大溫藥物,如肉桂、仙茅、小茴香,丁香等,療效又將如何呢?

老師: 據江老臨床體驗,治療陽虛寒凝臍痛,用真武湯重加葫蘆巴,見效快,且不易復發,其療效優於單用真武湯。至於不加葫蘆巴,而用其他溫腎祛寒藥物療效如何,請大家今後有機會進行驗證。這裡附帶說一句:若不是臍中痛,而是臍下小腹痛之屬於陽虛寒凝者,單用真武湯即可奏佳效

錄自《名師垂教》

【來源】大醫精誠中醫在線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