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勞損性疾病。本病一般起病較慢,多數無明顯外傷史,而是有長期使用肘部、腕部活動的勞損史。臨床表現為肘後外側酸痛,尤其在做轉、伸、提、拉、推等動作時疼痛更為劇烈。檢查時關節外觀無紅腫,局部有明顯壓痛,伸肌腱牽拉實驗陽性,即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後將前臂旋前,可發生肘外側部劇痛,中醫稱之為「肘痛」。一般分為風寒阻絡和氣滯血瘀2型。
一、風寒阻絡
(一)症狀
肘後及上臂外側酸痛,疼痛反覆發作,偶爾疼痛由手臂向下放射到手腕部,關節活動輕度受限,得溫則痛減,患處無紅腫發熱感。
(二)治法
(1)選穴 曲池、手三里、外關、尺澤。
(2)定位 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見圖3-4-1)。
圖 3-4-1 曲池、手三里、外關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橈側肘橫紋頭下2橫指,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見圖3-4-1)。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見圖3-4-1)。
尺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肌腱橈側緣(見圖2-26-1)。
(3)拔罐方法 採用針刺後拔罐法。先用毫針刺入,得氣後留針10分鐘,出針後,再進行拔罐,留罐10分鐘,起罐後加溫和灸10分鐘,以皮膚潮紅、人體感覺舒適為度,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二、氣滯血瘀
(一)症狀
肘後及上臂外側疼痛不適,痛勢劇烈,關節活動受限,上舉或屈曲胳膊、提舉重物時候疼痛明顯,可伴有患處腫脹發熱。
(二)治法
(1)選穴 膈俞、曲池、手三里、尺澤、孔最。
(2)定位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9-6]。
曲池:見前。
手三里:見前。
尺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肌腱橈側緣(見圖3-4-2)。
圖 3-4-2 尺澤、孔最
孔最:在太淵與尺澤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見圖3-4-2)。
(3)拔罐方法 叩刺、走罐法。先用梅花針輕叩疼痛部位,以皮膚發紅或微微出血為度。血止後在上述各穴用毫針針刺,得氣後留針10分鐘,出針後拔罐,留罐lO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盡量減少肘部活動,勿提拿重物,睡眠時注意臂部和肘部的防寒保暖。
(2)可配合推拿和敷貼療法,效果尤佳。
四、病例
王某,男性,28歲。患者為網球愛好者,肘後外側關節疼痛不適2年餘,關節活動度降低,患肢力量減弱,提重物疼痛加重,伴患處局部腫脹。穴取曲池、手三里、尺澤、孔最、膈俞,採取叩刺、走罐法。先用梅花針輕叩疼痛部位,以微微出血為度。血止後在上述各穴用毫針針刺,得氣後留針10分鐘,出針後拔罐,留罐1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療程。治療當天覺疼痛有所減輕,治療2療程,症狀明顯好轉。為鞏固效果繼續上法治療3療程,諸症悉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