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金的中醫情懷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位知名學者,先前隨師學習中醫藥學,之後放棄了研讀岐黃之術,但又始終熱心於中醫藥學的研究與實踐,進而精通醫道、諳熟醫理、通曉養生。別樹一幟,受到推崇。他,就是清代的石成金。

石成金,字天基,號惺齋,生於1659年,江蘇揚州人。他儒、釋、道皆通,醫理醫術俱曉。一生以教書著述為主業,筆耕不輟,撰有《知天鏡》《輿地管見》《人鏡圖說》《聖學正字》《四書淺說》《有用文章》《萬金藏》《醫學心法》《金剛經石注》《補天石》《新聞集異》《雨花石》《通天樂》等數十種著作,並彙編成被世人喻為「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傳家寶》全集。

據石成金自述:他自幼身體孱弱多病,童年喪父,母親命其棄儒而習醫,以期既可以養生,又能夠濟人。為此,家人為他購買了200餘種中醫藥書籍,計有:王肯堂《證治準繩》80卷、薛立齋《醫案》40卷、朱丹溪《心法》10卷、《東垣十書》8卷、喻嘉言《醫門法律》12卷、《醫學正傳》10卷、《醫統》16卷、《醫學救正論》6卷、《本草綱目》32卷等。讀習中醫藥學兩年,他身病日增,又感到課業繁重,自我才智不足,且性情愚鈍懶惰。與其「學之不精而誤世,不如不學,反為積德,於是棄去」。

石成金雖然身離先生而去但內心始終未離開杏林,一直熱心於中醫藥學、養生學的研究與實踐。他著有《養生鏡》《長生秘訣》《長壽譜》《救命針》《食愈方》《天基神方》《延壽丹方》等,提出並凝練總結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和實踐經驗。

石成金認為,為醫者當有「大才」。醫者,不但要懂得療人之病,也要懂得療人之心。要研讀經典、博采眾長。「醫之《靈素》,儒之五經也,醫之《傷寒論》,儒之四書也。未有不通四書五經,而得為儒者」。「醫為人之司命,道遵任重,豈可輕忽耶?凡業醫者,必受教於明師,探討乎經傳,精研軒歧之奧旨,深究仲景之心法,參各家妙論,遵法律森嚴。博習練熟,自可見疾知源,不但不負病人生死之托,亦可以無愧於心矣」。「醫之明者能活人,醫之庸者亦能害人」。他告誡學醫者,切不可將行醫視為尋常事,「挾一冊醫書,記其藥性湯頭,稍知某藥治某病,某病用某方,不論大小病症,即用藥試。偶有一效,遂爾自是」,並為這種現象的出現而擔憂悚懼。他認為,「藥不執方,合宜而用,全在醫人,變通酌量。世上不患無良藥,只患無良醫。有良藥而無良醫,參附不能療病,無良藥而有良醫,薑蔥亦可極痾」。他強調辨證施治、對症下藥,並以「甘草」為例:「甘桔湯、健中湯,俱用三四兩為一劑不嫌多;酒客中滿,嘔吐之人,皆不宜用,即一二分亦不可。何今之醫家,凡藥方中一概甘草三分,深為可笑。」他還注重從藥材質量、煎藥、服藥等環節上來保證療效,認為「藥不佳則方不效,關係重矣。朽藥誤新方……非醫之不明也」。因此,購買藥材時要分別高低優劣,珍重收藏。加工藥材時必須如法炮製,「制不如法,藥亦無效」。如「棗仁生熟不同;當歸頭尾各異,酒炒者上行,鹽炒者下達;牛膝之生破熟補;地黃者生涼熟溫; 批把葉毛刷不淨,則令人咳;麥門冬不去心則令人煩」。煎煮中藥時,要用濕紙蓋好藥銚子,細心看守,火候得宜,不可大火溢出,也不可過煎而藥枯。針對當時流行的「病在上,食後服藥;病在下,藥後進食」之說,他不墨守成規,認為藥賴於脾胃之轉運,若飲食填滿,藥食混雜,於藥效無補。主張無論病上病下,均宜空腹帶饑服藥。服藥之時,要謹遵禁忌,方保無虞……如此等等。

此外,石成金對治療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病症頗有研究,開列出一系列「卻病之良方,延年之秘訣」。他深得扁鵲「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之法,非常注重飲食治療。他在《食愈方》中,對養心、養脾、養腎、養肝、養肺以及風、寒、暑、濕、燥、氣、血、痰、虛、實諸症,使用中藥材輔之於粥、茶、酒、粉、湯、膏、餅、羹等進行治療均有闡釋。

他在重醫技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醫德的建構與培固。指陳:「遇有急病請則即行,不因資金薄不赴,不因風雨寒暑不赴,不戀飲酒燕樂不赴。診脈望問都要仔細,撮藥要詳酌對症。不賣假藥誤人,療貧人病不責謝,見病人用好語寬慰,語病家耐心調攝,不因禮疏則生惡念……」一字一句,充滿了仁愛濟世之心,體現了良好的職業道德。

石成金,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具有深厚的中醫情懷、集中醫藥學、養生學和保健學為一身且能夠「點石成金」的重要人物。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