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戰紓國難

近代以降,西風東漸,中醫面臨生死存亡之變局。中醫之路,「返古」還是「維新」?「百年中醫沉浮錄」透過百年煙雲,直指當下。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難當頭,中醫藥界與全國人民一起,投入艱苦卓絕的抗戰鬥爭。

中醫救傷有絕活

戰亂環境中,社會對醫藥的需求最為迫切。對中醫來說,更有意義的是以醫藥報國。不過,與西醫相比,中醫能勝任戰爭救護嗎?早在19世紀末,洋務運動派就認為西醫外科技術更為優勝,軍隊成為最早接受西醫的官方機構。1879年李鴻章在北洋部隊中建立了中國自己的第一所西醫院。洋務派的張之洞在《勸學篇》說:「西藝之醫,最於兵有益,習武備者必宜講求。」李鴻章1894年奏設醫學堂時也說:「查西洋各國行軍,以醫官為最要。而救治傷科,直起沉痼,西醫尤獨擅專長。」似乎中醫在軍隊戰傷方面已無立足之地。

對於這一問題,中醫界曾進行過客觀的思考,一位中醫指出:「蓋自歐西文化輸入我國以業,國人知識與思想為之一變,而國醫亦因醫理手術之落伍,及少有服務社會國家之成績表現,致見辱於西醫,見輕於政府。」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在1936年曾指出:「須知國際風雲日急,如一旦國家有事,國醫不能於戰爭之下,成立一後方醫院,或戰場救傷隊,將我國醫界份內之救國工作放棄,則不能幫忙國家,必為政府所輕視。」

幸而,傳統中醫在救傷方面頗有絕活。以廣東為例,廣東中醫公會組織的救護隊,曾在1930年陳濟棠與張桂軍之戰中,擔任救傷工作。救護隊在廣州黃沙車站等前線傷兵一運到,即為之敷藥換藥,為傷口消毒止痛,共救護600多人,「各傷兵無不讚服中醫藥救傷之超絕」。

有見於此,焦易堂寄望中醫界能發揮長處,做好救護準備。他指出:「國醫之傷科,如跌打、接筋、駁骨等之功效,確勝西醫,惟對於繃帶、器械、消毒、清潔、整齊等,不及西醫。宜采長補短……深望各國醫學校,迅行設立傷科班,以專造此種人材,備國家之需要。」

抗戰全面爆發後,由於醫護人員嚴重不足,政府大力吸收中醫參加救護工作。在國民政府首都南京,中央國醫館應抗戰需要,很快組織了中醫救護醫院與中醫救護大隊。中醫救護醫院由賑濟委員會與中央國醫館會同設立,收容治療前線傷兵數千人,「舉凡切傷刺創擦傷裂創搔創槍創彈片創等,經本院傷科醫師治療,獲效既眾且捷,尚有一部分負傷官兵,於秋陽烈日之中,或受濕熱之郁蒸,兼發癰疽疔瘡者,為數亦頗多,皆均應用中藥而臻全治」。南京陷落後,中醫救護醫院隨政府西遷重慶,改名為中醫救濟醫院,繼續在大後方發揮作用。

各地中醫參加救護隊也很踴躍。上海設立了中醫救傷醫院和國醫藥界救護隊,湖北成立了「國醫藥界戰地後方服務團」,江蘇計劃「訓練全省中醫消毒、防毒、外傷、野戰救護等技術,35歲以下之中醫,均須受訓」。在廣州,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光漢中醫專門學校增設了戰傷救護系列課程;廣州衛生局公告「組織跌打醫生北上救護團」,「由局徵求市內對槍火傷救護功效素著之醫生參加」,準備北上前線服務。

難苦的救護工作

由於中醫救護卓有成效,得到了抗戰軍民的肯定。中醫全方位地參與了抗戰前後方的工作——

1939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後勤部會議中,湖南傷兵管理處專門提議「請各機關採用中醫中藥治病」;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在其部隊中成立了「中醫治療所」,「不惜以高的薪水和待遇」招聘中醫和針灸醫生;在戰時廣東省會韶關,1941年省臨時參議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4個關於中醫藥的議案。其一為「請省府舉行本省中醫考試,以扶植中醫人才,而促進衛生要政案」。其二為「提請籌設省立中醫專門學校,以培養中醫人才,而保民族健康案」,提出「太平洋戰爭爆發,西藥來源斷絕,為適應當前急需,擬請籌辦省立中醫專門學校,作育中醫人才以增進國民康健」。其三為「加強本省中醫審查委員會組織,嚴厲取締庸醫及神方,甄別中藥配劑人員,以重衛生而保民命案」。其四為「創設省立國產藥物製煉廠,以增抗戰力量,而利國民經濟建設案」。中醫接受訓練參與了各種社會救護工作。

1944年,重慶國民政府還出台了《中醫師擔任後方征屬及患病官兵醫療服務辦法》,要求各地中醫師公會負責編組中醫師服務隊,對征屬和官兵實行免費治療。

除了戰傷治療,中醫藥對防止傳染病等也有積極作用。抗戰期間,由於金雞納樹的主產區東南亞被日軍佔領,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缺乏來源,1939年夏,中央藥物研究所在昆明設立門診,試用雲南草藥白槍桿根皮粉治療瘧疾,共治療19人,為研究新的抗瘧藥物打下基礎。1941年四川省國醫分館編製「國醫防治時疫宣傳大綱」,針對霍亂、痢疾擬定中醫方藥,廣為印發,為防疫做出了貢獻。

中醫藥的救護實踐,真正體現了中醫藥學的社會價值。當時報刊指出,戰場受傷之將士,「倘以國醫之具有根底者為之治理,則木屑竹頭,亦可駁骨舒筋;青草樹根,盡足還魂。堪以短促之時間,奏其神速之功效;輕微之藥物,當乎寶貴之靈丹」。合理應用中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截肢傷殘,挽救生命;而且「兵燹疾疫,相因而生,前後方之困於病、死於病者,尤踵相接」,許多疾病「若以國醫之具有根底者以治療之,則應手而愈」。所以,中醫界呼籲,「為人道計,為國家計,為抗戰前途計,為種族人格爭生存計」,政府應該真正重視中醫的作用,對中醫加以提倡以振興。

中醫政策重大突破

中醫救護和治療工作的成效,為政府和社會正確認識中醫贏得了轉機。抗戰期間,政府有關中醫的政策在幾個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首先是一直困擾中醫的教育合法地位得到解決。1938年1月,支持中醫的陳立夫出任重慶政府教育部長,推動教育部承認中醫。1938年教育部正式頒布《中醫學校通則》,次年5月又公佈了五年全日制《中醫專科學校暫行課目時數分配表》,各科總共合計講授1640小時,實習1932小時,臨症1044小時,共計4616小時。1940年在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內還成立了一個中醫教育專門委員會,負責制訂中醫教育的有關計劃和方案。中醫已正式列入教育系統。

其次,中醫「醫院」名稱合法化。中醫醫療機構曾經被禁稱「醫院」,通過抗戰時期的努力,衛生署承認:「消毒方法及檢驗等知識,亦為中醫應具有之技能……對各地中醫醫院,准其援用《管理醫院規則》,予以同樣之管理。至醫院名稱,應令冠以中醫字樣,以示區別。」1944年5月在重慶成立了直屬衛生署的陪都中醫院,這是第一間國立中醫院。

第三,在法律上,爭取到中西醫的平等地位。1942年政府通過《醫師法》,取消了原來的《西醫條例》和《中醫條例》,將中西醫合併稱為「醫師」,具有同等的地位。根據《醫師法》,1945年全國中醫師公會在重慶成立。

抗戰時期中醫地位的改善,固然與重慶政府中支持中醫的人士主政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中醫的表現。中醫界回顧指出:「由於幾年戰爭的破壞與對外交通困難或隔斷這一事實,適使一部分西醫藥界人士對中醫藥有更進一步的客觀的認識。也正因為中醫藥在戰爭中重大的貢獻,政府才將中醫藥專科學校列入教育行政系統之內……這是中醫藥界幾年來艱苦奮鬥的成果,也是各界人士對中醫藥界有了新的認識的反映。」國難當前,「科學」之爭被暫時擱置,臨床成效被置於首位,中醫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尊重。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