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87回寫道,蜀國在諸葛丞相的治理下,「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連年大熟,老幼鼓腹謳歌,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軍需器械應用之物,無不完備;米滿倉廒,財盈府庫。」正在此時,蠻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掠。於是諸葛亮舉兵去掃蕩蠻方,這就是家喻戶曉的七擒孟獲的故事。然而這次戰爭與伐吳攻魏不一樣,因為那是「不毛之地,瘴疫之鄉」。第88回又寫道:「毒聚瀘水,日間甚熱,毒氣正發」,「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煙瘴高」。第89回又多次寫著「煙瘴甚起」,「煙瘴密佈」等詞。
那麼,什麼是瘴氣呢?
古人認為,瘴氣是山谷叢林中蛇蟲、蜈蚣等動物屍體腐爛後產生的一種毒氣,所以稱為「氣」。人被毒氣侵入後,即可出現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輕者使身體虛弱,重者造成死亡。瘴氣在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多見。唐代詩人杜牧在《蠻中醉》一詩寫道:「瘴塞蠻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頭,青山海上無城郭,唯見松牌出象州。」北宋文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載:「邕州兩岸水土尤惡,一歲無時無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黃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黃茅瘴,土人以黃茅瘴尤毒。」
瘴氣又是我國古代醫學的一個名詞,現在大多已不使用。中醫認為,瘴氣又稱山嵐瘴氣、瘴毒、瘴癘等。《醫學正傳》寫道:「嶺南閩廣等處曰瘴氣,蓋指山嵐霧露煙瘴濕熱惡氣而名之也。」又指感受濕熱雜毒所致疫癘的一種,疫癘就是現在所說的傳染病,傳染性強,可造成大流行。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古代所說的瘴氣,多是指惡性瘧疾而言。
廣西桂林有一個名勝古跡「還珠洞」,傳說與瘴氣有關:在東漢初年,將軍馬援屯軍嶺南,為防治瘴氣,命人裝運一船中藥薏苡仁運回備用。嫉妒者向漢光武帝劉秀進了讒言,說馬援在合浦搜刮一船珍珠,運回私宅。馬援因此蒙受了不白之怨。他一氣之下,把防瘴氣的薏苡仁倒進了桂林漓江深潭之中。後人為了紀念馬援,把倒薏苡仁的巖洞叫做「還珠洞」。
現在看來,瘴氣就是瘧疾。那時還不知道瘧疾是瘧原蟲引起的,把瘧疾的病因看作是一種氣體。非常有趣的是,古代歐洲人也認為瘧疾是因為呼吸臭氣而發生的。瘧疾的英文名就是malaria,意思是有害的空氣。
1880年,拉弗蘭在瘧疾病人的血液中發現了瘧原蟲,才知道流行了數千年的瘧疾是由這種單細胞寄生動物引起的。1897年發現蚊子是瘧疾的傳播媒介,1948年又發現間日瘧原蟲紅細胞外期的存在。至此,人類對瘧疾這種疾病才算有了透徹的瞭解,「惡氣」致病說也就銷聲匿跡了。
《景岳全書》記載:「南方嵐濕不常,人受其邪而致病者,因名瘴瘧。瘴瘧即惡性瘧疾。中醫將其分為熱障、冷瘴兩大類。熱障可用清瘴湯治療,藥味有青蒿、柴胡、茯苓、知母、半夏、黃芩、常山、竹茹、陳皮、黃連、枳實等,亦可用成藥紫雪丹。冷瘴則用金不換散,藥味有蒼朮、陳皮、厚樸、藿香、甘草等,亦可用蘇合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