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與六腑之間的關係

五臟與六腑的關係,傳統上比較重視互為表裡的臟腑關係,即如《靈樞·本輸》所說:「心合小腸」,「肺合大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這些臟腑之間,經脈上相互絡屬,屬性上陰陽表裡相合,功能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響,從而構成「臟腑相合」的關係,故在治療上相應的就有髒病治腑、腑病治髒以及臟腑同治等方法。然其實際的聯繫,則更為複雜,可以說,每一髒都和多個腑有關,而每一腑又可能受到多個髒的影響。

1.心與腑

心與小腸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相合關係。生理上,心陽的溫煦,心血的滋養,有助於小腸的化物功能;小腸主化物,泌別清濁,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經脾氣升清上輸心肺,有助於心血的化生。病理情況下,心火亢盛,可循經下移於小腸,使小腸泌別清濁功能失常,出現尿少、尿赤、尿道灼熱或澀痛等症;而小腸有熱,亦可循經上炎於心,出現心煩、失眠、舌紅、口舌生瘡等病症。此外,小腸虛寒,化物失職,日久可出現心血不足的病症。

另外,心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心理活動,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參與判斷事物,作出決定,在六腑中為惟一參與心理活動的腑。心與膽在心理活動過程中密切配合,膽在心神的主導下,行使其決斷功能。病理情況下,心膽病變常相互影響,表現出精神情志失常的病症。如心膽氣虛,則見驚悸不寧、膽怯善恐、失眠多夢、汗出氣短等症。若膽郁痰熱內擾,心神不寧,則見眩暈嘔惡、煩躁失眠、精神抑鬱、胸悶不暢等症狀。

2.肺與腑

肺與大腸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相合關係。生理上,肺氣清肅下降,氣機調暢,並布散津液,能促進大腸的傳導,有利於糟粕的排出;大腸傳導正常,糟粕下行,則有助於肺氣肅降。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病理情況下,若大腸實熱內結,腑氣不通,可影響肺的肅降,而出現胸滿、喘咳等症。反之,肺失肅降,津液不能下佈於大腸,則可見大便困難;若肺氣虛弱,氣虛推動無力,而致大便艱澀難行,稱之為氣虛便秘;若氣虛不能固攝,清濁混雜而下,又可見大便溏洩。

其次,肺與胃經脈相連,其氣主降,均喜潤惡燥,生理上相互依賴,相輔相成。肺主宣發肅降,布散精氣津液以滋養胃;而胃受納腐熟,與脾主運化配合,化生氣血津液以養肺。故在病理情況下,肺胃之間亦多相互影響。肺的氣陰不足,肅降失常,可致胃之氣陰虧虛,胃失和降而上逆,出現嘔吐、呃逆等症;反之,胃的氣陰不足,常致肺的氣陰虧虛,影響肺氣宣降,上逆而見咳、喘等症。外感病的過程中,亦常見肺病及胃或肺胃同病的現象,如太陽中風證、風濕證之見乾嘔症狀等,或見肺胃熱盛之證;雜病咳嗽,亦可由胃病及肺。陳修園《醫學三字經》說:「蓋胃中水谷之氣,不能如霧上蒸於肺而輸諸髒,只是留於胃中,隨熱氣而化為痰,隨寒氣而化為飲,而胃中既為痰飲所滯,而輸肺之氣亦必不清而為諸咳之患矣。」而胃脘痛等亦可由肺病及胃,肺金能克肝木,肺虛無力制肝則肝旺,肝旺則乘脾犯胃,使胃疾纏綿。

另外,肺與膀胱在人體水液代謝方面密切相關。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不斷將體內水液向下輸送,而成為尿液生成之源。膀胱生理作用的發揮,下受腎陽的氣化,中受脾氣的轉輸,上受肺通調水道之影響。肺對膀胱亦有調控作用,若調控正常,則尿液的貯存和排泄有度。反之,肺的宣降功能障礙,調控失靈,則膀胱開合失司,或合而不開,則尿少、癃閉;或開而不合,水泉不止,而見遺尿。故《景岳全書》說:「小水雖利於腎,而腎上連肺,若肺氣無權,則腎水終不能攝,故治水者,必治氣;治腎者,必治肺。」

3.脾與腑

脾與胃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相合關係。在生理上,脾與胃納運相協,升降相因,燥濕相濟。胃主受納,腐熟水谷,是脾主運化的前提;脾主運化,則為胃的受納腐熟創造了條件。如果沒有胃的受納腐熟,則脾無谷可運,無食可化;反之,沒有脾的運化,則胃不能繼續受納。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同為後天之本。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始得上輸於心肺,胃才能行受納腐熟之職;胃主降濁,則水谷下行而無停留積聚之患,又有助於脾氣之升運。脾胃之氣,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從而保證了納運功能的正常進行,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二者同居中焦,而構成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臟屬陰,主運化而升清,以陽氣用事,故喜燥惡濕;胃腑屬陽,主受納腐熟而降濁,需陰液滋潤,故喜潤惡燥。脾胃燥濕喜惡之性不同,但又相互制約、相互為用。脾濕能濟胃燥,則方能行下降之令,傳導之職,水谷糟粕以次傳下;胃燥能濟脾濕,則脾方能行其上升之令,運化之職,水谷精氣上輸心肺,灌百脈而營養全身。二者燥濕相濟,陰陽相合,方能保障脾胃的正常納運及升降。誠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所說:「胃易燥,全賴脾陰以和之;脾易濕,必賴胃陽以運之。」在病理情況下,脾胃病變常相互影響,一損俱損。如脾虛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可影響胃的受納與降濁,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脘腹脹痛等症;若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的運化與升清,出現食後腹脹、便溏、洩瀉等症。若脾濕太過,濕濁中阻,轉輸無力,也會導致胃氣不降,出現納呆、噯氣、嘔吐、胃脘脹痛等症;而胃燥陰傷,則可損傷脾陰,出現不思飲食、食入不化、腹脹、便秘、消瘦、口渴等症狀。

其次,脾主運化,須依賴膽腑之助。《醫學見知》云:「膽主升清降濁,疏利中土。」而膽木則有賴於脾土的培植,脾氣健運,膽氣充足。病理情況下,若膽氣升發疏洩失常,則影響脾之運化。李東垣《脾胃論》說:「膽氣不升,則飧瀉、腸澼不一而起矣。」反之,脾氣虧虛,又可致膽木失去中土的培植,而致膽氣虧虛,出現胸脅隱痛不適、乏力、神疲氣短、驚悸虛怯、失眠多夢等;若濕熱困脾,土壅侮木,肝膽疏洩失職,膽汁上溢外泛,則可見口苦、黃疸等症。

另外,在中醫藏象理論中,脾主運化,涵蓋了小腸化物與泌別清濁的功能,故小腸虛證之化物、泌別失職,亦常從脾治。大腸的傳導功能,亦有賴於脾氣的推動與固攝、脾陽的溫煦及脾陰的滋潤,若脾之氣虛推動無力,或陽虛腸寒氣滯,或陰虛腸失滋潤,均可導致大腸傳導障礙,而見排便困難之症;若脾陽不足,大腸失於溫煦,又可致虛寒洩瀉,出現食已窘迫,大便色白,甚則完谷不化,溏洩無度等。

4.肝與腑

肝與膽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相合關係。在生理上,肝膽同主疏洩,共同發揮協助消化的作用。肝主疏洩,一方面分泌膽汁,貯存於膽;另一方面調暢膽腑氣機,以促進排泄膽汁。而膽附於肝,藏洩膽汁。兩者協調合作,使膽汁疏利到腸道,以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其中肝的疏洩功能起主導作用,肝所化生的精汁充盈,疏洩功能正常,膽才能貯藏足夠的膽汁和適度地排泄膽汁;膽汁排泄通暢,也有利於肝主疏洩功能的有效發揮。另外,肝為將軍之官,主謀慮;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肝膽相互配合,則人的思維正常,遇事果斷。故張介賓《類經·藏象類》說:「膽附於肝,相為表裡,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正由於肝膽在功能上息息相關,故病理上亦常相互影響,肝膽氣虛、氣鬱、濕熱、火旺之證多同時出現,而表現為膽怯易驚、失眠多夢、氣短乏力;或見精神抑鬱、脅肋脹痛、口苦、眩暈,或見口苦、嘔惡、納呆、脅痛、黃疸、帶下黃臭等症狀。

其次,肝主疏洩,調暢氣機,有助於中焦脾胃氣機之升降。肝氣條達,則胃氣和降。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胃,則致胃失和降,可見胸脅及胃脘脹痛或竄痛、嘔吐、呃逆噯氣等;若氣鬱化火,肝火犯胃,在上述症狀基礎上,還可見口乾口苦,心煩易怒,泛酸嘈雜之象;若寒邪直中肝經,肝失疏洩,而使胃氣通降受阻,則見巔頂頭痛,胃脘冷痛,或由少腹攻沖作痛,嘔吐清稀涎沫等症。另外,肝氣之疏洩,調暢氣機可促進大腸之傳導及尿液的生成。故肝郁氣滯,可使大腸氣滯,傳導失司而見便秘之症;可使水液輸布障礙,膀胱排尿功能失常,而見癃閉之症。 

   5.腎與腑

腎與膀胱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裡相合關係。在生理上,腎為水髒,膀胱為水腑,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依賴於腎的固攝與氣化。腎之陽氣充足,氣化作用正常,固攝有權,膀胱開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生成與排泄,從而維持水液的正常代謝;膀胱貯尿排尿有度,也有利於腎的氣化主水功能。病理情況下,若腎之陽氣不足,氣化失常,固攝無權,則膀胱開合失度,可出現癃閉,或尿頻、多尿、尿後餘瀝、遺尿,甚則尿失禁等。反之膀胱開合不利,尿液不得排泄,亦可影響到腎的氣化和固攝,以致出現小便色質或排出的異常。

其次,腎陰腎陽為一身臟腑陰陽之根本,而胃主受納腐熟,一方面需賴腎陽之蒸化以腐熟水谷,腎陽如釜底之火,火旺力足,則釜中之物自熟;另一方面,胃又賴腎陰之滋助,以維持其濡潤不燥之特性。腎主藏精,則有賴於後天胃土之資助,同時,胃主降濁,使水谷之濁氣下達小腸與大腸,從便、尿而排,故腎主二便,又與胃之降濁相關。在病理情況下,腎氣虧虛,多累及於胃,而見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若真陽暴脫,必導致胃氣斷絕,可見呃逆連發,呃聲低微,氣不得續等症。若腎陰不足,火熱偏盛,煎熬津液,三陽熱結,則可見前後閉澀,谷道乾澀,噎膈不下。反之,胃土虛衰,化源不足,可致腎精虧虛,而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另外,熱病過程中,陽明熱結而成腑實,若下不及時,常由胃及腎,耗傷腎陰,而致土燥水竭之症。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