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患風寒咳嗽,因懶於服藥,不以為事,後漸至病重。 族嫂年三十五,初患風寒咳嗽,因懶於服藥,不以為事。後漸至病重,始延醫診治。所服之藥,皆溫散燥烈之品,不知風寒久而化...
辨清中成藥寒熱巧護心
在眾多心腦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已成為最嚴重的「殺手」之一。而在冠心病的內科藥物治療中,中成藥在改善冠心病臨床症狀的方面的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具有其他治療方法不可替代的...
威靈仙通大便
威靈仙,性味辛、鹹,溫。歸膀胱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痺痛、治骨鯁等作用,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及諸骨鯁咽等證。此藥之功尚不僅此,亦可...
正確理解和整合傷寒與溫病
●傷寒與溫病,不是病種的區別,而是證的差異,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步走向融合。●SARS流行時,患者始終難見溫病營血證候,即使到「大白肺」時期,患者早已不發燒,且現明顯的...
《黃帝內經》中的「樸民」與和諧社會
近來,再次研讀《黃帝內經》,重溫上古天真論中所描述的上古時期,在聖人教化下的「樸民」生存狀態,還是令人神往。「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
重用蟬蛻治驗二則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蟬)羽化後的蛻殼,亦名蟬蛻殼等。其味甘、鹹,性涼,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明目等功效,筆者臨床上重用蟬蛻可治療多種疾病,茲舉2例,以...
淺談中醫哲學
著名哲學家任繼愈先生曾說,中國哲學史一直以來就認為中醫哲學是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黃帝內經》是中國哲學的第一章。中醫伴隨著華夏民族不止五千年,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
黃膽證
【病人基本資料】 王××,年三十二歲,於季秋得黃膽證。 【病因】 出外行軍,夜宿帳中,勤苦兼受寒涼,如此月餘,遂得黃膽證。 【證候】 週身黃色甚暗似兼灰色,飲食減少...
產後下血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李氏婦,年近四旬,得產後下血證。 【病因】 身形素弱,臨盆時又勞碌過甚,遂得斯證。 【證候】 產後未見惡露,純下鮮血。屢次延醫服藥血終不止。及...
裴永清加味蒼柏散運用經驗
裴永清,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行醫40餘年,臨證善治心腦血管疾病,在肝病研究和治療上有突出貢獻,代表作《傷寒論臨床應用50論》被編入《傷寒研究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