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銀柴胡的鑒別方法 銀柴胡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本草綱目》。具有清虛熱、除疳熱的功能。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等病症。 來源 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 2017年02月01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山茱萸真假識別 山茱萸又名蜀棗、棗皮,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其性微溫,味酸,具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的功效,用於治療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 2017年02月01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禹餘糧的鑒別方法 禹餘糧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澀腸止瀉、止崩漏、下血的功能。用於腸滑瀉痢、結氣、少腹痛、崩中漏下等病症。來源 又名禹糧石、餘糧石。為氫氧... 2017年01月31日 閱讀 1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花椒與胡椒的不同功效 花椒又稱蜀椒、川椒、香椒、大花椒,是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乾燥成熟果皮。中醫認為,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驅蟲健胃、利尿消腫、... 2017年01月30日 閱讀 1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甘草真偽識別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為常用的中藥。甘草性平、味甘,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生用能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 2017年01月29日 閱讀 1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牡蠣的鑒別方法 牡蠣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滋陰腎水、澀精、斂陰固陽、止虛汗的功能。用於虛勞煩熱、遺精、盜汗、瀉痢、瘰疬結核、崩漏帶下等病症。來源 為牡... 2017年01月28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西紅花的鑒別方法 西紅花又名番紅花、藏紅花,為珍貴藥材之一。始載《本草綱目》,列入草部。具有活血化瘀、養血生新之效。對婦女月經不調、經閉難產,以及跌打損傷、瘀血作痛等有較好療效。 來... 2017年01月27日 閱讀 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光慈菇 光慈菇又名老鴉頭、毛地梨,為百合科植物老鴉瓣的鱗莖,生於山野,分佈在我國長江流域。每年春、秋、冬季均可采收。挖取鱗莖,洗淨,除去鬚根及外皮,曬乾即可入藥。其性寒,味... 2017年01月26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水蛭真假識別 水蛭又名蛭蝚、馬鱉,為水蛭科動物日本醫蛭、寬體金線蛭、茶色蛭等的全體。水蛭性平,味鹹苦,有毒,入肝、膀胱經,具有破血、逐瘀、通經的功效,為破逐瘀血之要藥,用於治療癥... 2017年01月25日 閱讀 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苦楝皮 苦楝皮又名楝皮、楝根木皮,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乾燥的樹皮。原植物苦楝為落葉喬木,多生於路旁、坡地或栽種於屋旁、籬笆邊。此藥四時均可採集,但以春末夏初為宜。砍... 2017年01月24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