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 發病形式 發病形式主要取決於疾病開始階段正邪鬥爭的性質和強度的差異。由於邪氣的種類、性質、強弱和致病途徑不同,以及人體體質和正氣強弱的差異,因此在發病形式上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2015年12月25日 閱讀 3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什麼是經絡? 脈道分為經脈和絡脈兩種,簡稱為經絡。經的原意是「縱絲」的意思,即直行的主線,絡是網絡的意思。經絡的主要功能為運行氣血,例如《管子?水池》中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 2015年12月25日 閱讀 3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中醫人格分類 人的不同心理特徵,與心身健康和疾病診治密切相關。因此,中醫學很早就十分重視對人格的探討,並試圖對之進行分類,以便指導對疾病的診治。早在《內經》時代,已提出了好幾種分... 2015年12月24日 閱讀 3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精氣學說 精氣學說,又稱「元氣論 」,或「氣一元論 」,是研究精氣(氣、元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形成本原和發展變化的一種哲學理論。它產生於先秦,成熟並廣泛... 2015年12月23日 閱讀 2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五行學說與中醫學的關係 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不但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治療依據,至今,五行學說仍然被中醫學廣泛應用。 (1)借五行「析」五臟... 2015年12月22日 閱讀 2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五臟的生理功能 《素問?五藏別論》曰:「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在中醫學上五臟指的是肝、心、脾、肺、腎這五臟,五臟的主要功能為藏精氣。 (1)肝 肝位於人體右脅下,主要具有藏血、... 2015年12月21日 閱讀 28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命門 命門一詞,最早見於《內經》。如《靈樞·根結》說:「命門者,目也。」將命門作為內臟提出,則始於《難經》。晉唐乃至宋代,很少提及命門。從明代起,隨著人們對腎臟功能的日趨... 2015年12月20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影響人格的因素 一般認為,遺傳素質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後天教育習得因素是影響人格的三大要素。其中,遺傳素質因素是人格形成的基礎和前提,社會環境因素是人格的外界影響因素,後天教育習得... 2015年12月19日 閱讀 2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陰陽學說的形成 陰陽學說源於古人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易傳 ·系辭下》)的取象思維。當人類從混沌向文明邁進時,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最大,也最有規律的太陽,勢... 2015年12月18日 閱讀 3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為滋潤濡養、化生血液、調節陰陽和排泄廢物等。 1.滋潤濡養 津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一些營養物質,具有較強的滋潤和濡養作用,內至五臟六腑,外而筋骨... 2015年12月17日 閱讀 2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