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 六腑–小腸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位於腹中。其上端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通過闌門與大腸相連,是中空狹長、迂曲迴環疊積狀的管狀器官。小腸的經脈為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相... 2016年04月18日 閱讀 2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邪正盛衰 [FS:CONTENT_START]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鬥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邪氣侵犯人體後,人體的正氣即與其相互鬥爭,一方... 2016年04月18日 閱讀 2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寄生蟲 寄生蟲,是對動物性寄生物的統稱。中醫學早已認識到寄生蟲停留體內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因此寄生蟲也可歸屬在病因的範圍。人體常見的寄生蟲有蛔蟲、鉤蟲、蟯蟲、絛蟲、血吸蟲等... 2016年04月17日 閱讀 2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氣的生成 人體之氣是由先天之精氣、後天水谷之精氣及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而生成的。 (一)氣的來源 人體之氣主要來源於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水谷之... 2016年04月16日 閱讀 2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疾病的發生,除決定於正與邪兩個方面的因素外,還受環境、體質、精神狀態、先天遺傳和胎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環境因素 環境指人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主要包括氣候... 2016年04月15日 閱讀 2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怎樣理解心主血脈 心是全身血脈運行的動力,「心主血脈」是指心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脈是血液運行的通路。血液運行於脈道之中,有賴於心和脈的互相合作,但起主導作用的是心... 2016年04月14日 閱讀 2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別絡 別絡,也是從經脈分出的支脈,大多分佈於體表。別絡有十五條,即十二經脈各有一條,加上任脈、督脈的絡脈和脾之大絡。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絡,也可稱為十六別絡。別絡是絡脈中... 2016年04月13日 閱讀 2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 五行學說是以木、火、土、金、水的特性認識和分析事物和現象的屬性,運用五行生剋規律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哲學理論。其主要理論包括五行的概念與特性、事物的五行歸類和推演...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2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氣的概念 中醫學中的氣,是指人體內活力很強的、運行不息而無形可見的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激發和調控人體生命活動的動...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奇恆之腑–腦 腦居於顱內,由髓匯聚而成。《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不但指出腦是髓彙集而成,而且認為腦與脊髓相連,與全身的髓都有密切的關係,故《素... 2016年04月10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