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 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人在出生以前已經潛伏著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包括西醫學中的遺傳性和先天性致病因素。先天致病因素的致病特點主要是影響小兒的生長和健康,導致某些遺傳性疾病或先...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髒與髒的關係 五臟之間的關係,古代醫家多借助五行生剋乘侮的理論來闡述。然而臨床實際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剋乘侮的範圍,現代人們主要立足於各髒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本身,來探究髒與髒之間的豐富... 2016年02月20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六腑–大腸 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位於腹中。其上端在闌門處與小腸相接,下端連肛門,是迴環疊積狀的管腔性器官。大腸的經脈為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大腸是對... 2016年02月19日 閱讀 3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飲食失宜 飲食是人賴以生存和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它不僅能提供給人以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促進人體生長發育,而且,合理地運用飲食治療、飲食調養還可以影響病理變化... 2016年02月18日 閱讀 2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體質分類 古今醫家對體質的分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內經》曾提出過陰陽含量劃分法、五行歸屬劃分法、形態與機能特徵分類法等,張介賓等採用藏象陰陽分類法,葉天士等... 2016年02月17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中醫的陰與陽 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佔有重要地位。弄懂陰陽可以避免臨床上診斷的錯覺診斷。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於一個症狀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可以應用於疾病治療。《素問.陰陽應... 2016年02月16日 閱讀 2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疾病轉歸 疾病轉歸,是指疾病經過一定時間或若干階段發展變化以後的狀態和結局。一般而言,疾病發展的趨勢和轉歸,主要取決於邪正雙方的消長盛衰變化,其轉歸的結局有痊癒、死亡、纏綿、... 2016年02月15日 閱讀 2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是研究五行的內涵、特性及生剋制化規律,並以五行特性為依據歸類自然界各種事物及人體組織器官和現象,以生剋制化規律闡釋宇宙萬物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古代哲學,是中... 2016年02月14日 閱讀 4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的含義與構成 中醫基礎理論是研究中醫學基本概念、規律、原理、原則等的一門學科,是整個中醫現代學科群的基礎。它以獨特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客觀地概括了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養生和防治... 2016年02月13日 閱讀 2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理論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陰陽學說對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貫穿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指導著歷代醫家的理論思維和診療實踐。故張介賓《景岳全書》說:「醫學之要,陰陽而... 2016年02月12日 閱讀 2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