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張載與中醫藥 北宋的張載(字橫渠)是宋朝負有盛名的理學創始人之一,其所代表的「關學」乃北宋時期重要的理學流派之一。他上承周子,下啟二程和朱熹,被列入北宋「五子」之列;其主要的代表... 2016年01月14日 閱讀 2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華中醫文化起於中原興於中原 有了人類,就有了醫藥的活動。中原地區是中華中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早在伏羲、黃帝時期,就有了醫藥起源的美好傳說,中原成為中華中醫文化的源頭。從此,中醫藥文化形成於中原... 2016年01月13日 閱讀 2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文物考古–中醫藥歷史的見證 人們對歷史的認識有兩個來源,一是歷史文獻典籍的記載,二是古人遺留下來的文物。因此,文物考古是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給人們關於歷史最直觀的感受,對歷史研究起著至關重... 2016年01月12日 閱讀 2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石成金的中醫情懷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位知名學者,先前隨師學習中醫藥學,之後放棄了研讀岐黃之術,但又始終熱心於中醫藥學的研究與實踐,進而精通醫道、諳熟醫理、通曉養生。別樹一幟,受到推崇... 2016年01月11日 閱讀 2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抗戰時期的中醫學校 1930年代中期以前,是民國中醫學校辦學的高潮,但戰事一起,學校無不受到衝擊。但各地中醫藥界人士仍想方設法利用條件,堅持辦學。 上海各校孤島辦學 1937年日軍進攻... 2016年01月10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漫話薤白 薤白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鱗莖,可食用。它是中華民族認識和使用較早的一味中草藥。遠在漢朝醫聖張仲景就創瓜萎薤白湯,以治胸痺,因療效顯著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到了唐時,人... 2016年01月09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淪陷區的中醫生存和鬥爭 近代以降,西風東漸,中醫面臨生死存亡之變局。中醫之路,「返古」還是「維新」?「百年中醫沉浮錄」透過百年煙雲,直指當下。 通常提到抗戰,人們聯想到的是血與火的壯烈。提... 2016年01月08日 閱讀 2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醫發展的縮影–從張仲景到李時珍 在祖國醫學的歷史長河中,曾湧現出無數傑出的名醫。他們或在理論上有所建樹, 或在臨床上療效卓著,或以經典巨著嘉惠後世,或以高尚醫德為人民所稱頌。其中有兩位舉世聞名的醫... 2016年01月07日 閱讀 2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古代的神奇手術 近日有報道說:意大利神經外科專家賽吉爾·卡納維羅今年4月份宣佈實施的世界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各項準備工作有了新的進展,中國醫生任曉平率領的團隊準備與卡納維羅攜手,... 2016年01月06日 閱讀 3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舌—人體健康晴雨表 舌,甲骨文寫作she,本意是「舌頭」。《說文解字》中說:「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 舌通過經絡聯繫許多臟腑,這些臟腑精氣上注於舌,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能... 2016年01月05日 閱讀 2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