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漫話 王不留行的傳說 有一段歌謠說:「穿山甲,王不留,大閨女喝了順懷流。」誇張地說出了穿山甲和王不留行兩味中藥的通乳作用。其中王不留行不過是一種草的種子,怎麼會起這麼一個怪名字呢? 據傳... 2016年06月15日 閱讀 2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文人論醫有灼見 宋代名相王安石自述:「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故某自百家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顯而易見,王安石閱讀內、難、本... 2016年06月14日 閱讀 2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醫有趣的別名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我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岐黃:公元前26~22世紀時,黃帝是傳說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 2016年06月13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婦科良藥–益母草 古時有個叫茺蔚的小孩。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得了月子病,多年不愈。小茺蔚漸漸長大後,決心要把母親的病治好。於是他外出為母親求醫問藥,歷盡艱辛。一天他借宿古廟,遇上一位老僧... 2016年06月12日 閱讀 1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中藥與四季 春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 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 2016年06月11日 閱讀 2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葫蘆文化漫談 葫蘆,古稱瓠、匏或壺,又寫作壺盧、蒲蘆、胡盧等。「古人以壺、瓠、匏三名皆可通稱,初無分別。而後世以長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 2016年06月10日 閱讀 2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板橋畫竹解肝郁 相傳,鄭板橋喜愛畫竹。除了竹的風骨能表現他灑脫、豁達、堅忍不拔的精神追求外,還因為畫竹曾治好過他的肝鬱症。 鄭板橋原是個有大抱負的學士,博聞多才,滿腹經綸。由於他性... 2016年06月09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冷香丸的藝術性 據《紅樓夢》第七回記載,寶釵進賈府不久,跟周瑞家的講自己身上有個老毛病,其實不嚴重,就是有些咳嗽,但是治不好。有個「專治無名之症」的癩頭和尚獻了個「海上仙方」,名曰... 2016年06月08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寶玉翠攏庵品雪茶 《紅樓夢》第41回「賈寶玉品茶攏翠庵」 一節所品的茶,就是用冬雪泡的茶。「一日,賈寶玉到翠攏庵,妙玉十分歡喜,連忙斟茶一杯。寶玉細細吃了,感覺輕淳無比,賞贊不絕。妙... 2016年06月07日 閱讀 2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漫話 清末衛生行政的起步:梁啟超醫療事件與中醫境遇 近代以降,西風東漸,中醫面臨生死存亡之變局。中醫之路,「返古」還是「維新」?「百年中醫沉浮錄」透過百年煙雲,直指當下。 民國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政局動盪不寧,南北戰事... 2016年06月06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