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切診 澀脈之單脈介紹 《脈經》:「脈澀者少血多氣。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關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以中焦有微熱;尺脈澀,足脛逆冷,小便赤。」 《脈訣》:「澀脈主遍身疼痛,丈夫有此號傷精... 2016年03月11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切診的定義及內容 切診是醫生用雙手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方法,醫生用雙手來擠壓和觸摸病人的身體,由此瞭解病人的病情。切診主要包括脈診和按診兩種。 (1)脈診法 脈診法主要是通過醫生把... 2016年03月10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難經》脈法對後世的影響 《難經》在脈法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大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難經》提出的獨取寸口這個獨佔醫壇的診脈方法,這就使後世脈法都成了《難經》的繼承者。 《脈經》作為脈法的經典性質... 2016年03月09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八脈交會穴的交通途徑 在八脈交會穴中,只有申脈、照海分別是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蹻及足少陰腎經與陰蹻直接交經匯聚之處,余六穴均未直接在所在穴處與奇經交會,只是通過所屬經脈與奇經八脈在身體的某些... 2016年03月08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華佗脈法介紹 華佗,姓華名佗,字元化,東漢末,譙縣人。以擅長外科手術而名垂史冊,據《魏志-華佗傳》「其治病,手脈之候,其驗若神」的記載,則其亦精通脈法。目前能見到的畢f陀著作有《... 2016年03月07日 閱讀 2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人迎氣口脈的部位 人迎氣口診法,雖出自《內經》,而歷代醫家對於人迎氣口所在的部位,見解不一,迄今無定論,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說法: 1、《內經》的說法,人迎位在結喉兩旁(頸動脈),氣... 2016年03月06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真髒脈 真髒脈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現的脈象,真髒脈的特點是無胃、無神、無根。為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的徵象,又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素問·玉機真藏論... 2016年03月05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中醫脈象之浮脈 浮脈是單因素並具獨立意義的脈象之一,脈位淺在。浮脈亦為出現於醫籍中最早的脈象之一。在《內經》中屢見。浮、沉、大、小、滑、澀,叉為最主要之脈象。如《索問·五臟生成篇》... 2016年03月04日 閱讀 1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脈診的起源 今天所講所用的脈診,究竟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它又是怎樣起源的,這不但是個歷史問題,對歷代脈法和今後脈學的研究發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從史料上看《左傳》記述緩和治病都... 2016年03月03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醫切診 診脈要領之胃神根 診脈時,診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脈象,才能進一步辨別異常脈象。並且,在診視疾病時,不僅要辨病因、病位、病機,而且還必須瞭解患者正氣的盛衰進退,以判斷疾病的預後。健康人的正... 2016年03月03日 閱讀 1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