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丸
沉香、丁香、木香、檀香、制乳香各9克,大黃、郁金、五靈脂、雄黃各15克。上藥共為細面,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10丸,空心熱湯送下,氣虛之人及孕婦忌服。
主治胃突發疼痛且劇烈,或數日發作一次,或經年發作一次。
該方是張磊家鄉一位老中醫傳授給他的,後來他在河南中醫學院工作時讀《串雅內編》時發現書中「五香串」與此方類似,治腹心氣脅、一切痛症。
蔻桂散
白豆蔻6克,上等肉桂3克,共為細末,越細越好,分成3包,每次服1包,開水調服(或用紅糖15克為引更好)。
治胃氣痛,或遇寒發作,或生氣發作,心下堅鞭,按之痛甚者。如胃寒、胃痛或腹痛,噁心欲吐,加生薑12克煎湯沖服。
愈潰湯
白及10克,蚤休10克,炒枳實10克,鍛烏賊骨15克,五靈脂10克,蒲黃10克,生黃芪30克,炒神曲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一次,飯後服。
治上腹痛,饑則痛重,得食則減,胃鏡檢查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者。若大便干,加大黃,易烏賊骨為瓦楞子,或二者兼用;若腹脹明顯,加香櫞10克,或佛手3克,或甘松3克;若便幹不重者,不用大黃,加杏仁10克,或元胡10克。
延年半夏湯
半夏12克,檳榔6克,桔梗3克,枳實3克,前胡6克,鱉甲9克,人參3克,吳茱萸3克,生薑3克。水煎溫服。
該方出自《古今錄驗方》,載於《外台秘要》,主治心胃痛,尤在治胃中著力於治肝。其臨床應用指征:1.凡見胃部出現劇烈疼痛者,且疼痛往往波及左側胸部及肩胛部;2.疼痛時發時止;3.患者喜屈其上體抵壓疼痛之部位,以冀圖減輕疼痛;4.多噯氣欠伸,嘔吐後疼痛可緩解。
越鞠丸
該方出自《丹溪心法》,具有行氣解郁之功,治療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噁心嘔吐、飲食不消之症。根據症情,可與小柴胡湯或平胃散合用。脘腹脹痛等症,多用本方加減治療。
丹百湯
該方為張磊自擬方,藥用丹參30克,檀香3克(後下),砂仁3克(後下),百合30克,烏藥10克,梔子10克。
治療氣血瘀滯化火陰傷者,效果較好。
柴胡疏肝散加味
柴胡10克,陳皮10克,川芎10克,生白芍10克,炒枳殼10克,制黃附10克,川楝子6克,醋元胡6克,炙甘草6克。
治療肝氣鬱結脘脅脹痛等症。
砂半理中湯
即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若寒象明顯者,加良附丸。
香砂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氣滯不和。若兼有食積者,加炒三仙;若不甚虛者,治療則以運為主。
沙參麥冬湯
治胃陰不足,微脹微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