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夏季熱,屬於中醫「暑溫」的範疇,為嬰幼兒時期特有的發熱性疾病,多見於半歲至3歲的小兒,是我國東南及中南部地區小兒多見病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有長期發熱、口渴、多尿、汗閉或少汗,因病發於夏季暑熱之時故名。小兒夏季熱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小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加之發汗機能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以致排汗不暢、散熱緩慢,難以適應夏季的酷熱環境,故造成發熱持久不退,其中尤以營養、發育較差或病後失調的孩子發病率為高。中醫理論認為嬰幼兒為稚陰稚陽之體,不耐暑熱熏蒸,暑熱乘虛侵襲肺胃,肺氣失宣則汗閉,汗閉熱不能洩,因而發熱不退;暑氣內蘊,耗傷胃內陰津,而致口渴喜飲;暑熱傷氣,氣不能化水,故尿清長而頻。汗與小便,同屬津液所化,異物同源,汗閉尿更多,尿多陰津更傷,結果患兒便口渴喜飲。如此形成發熱、無汗、多飲、多尿的主要症狀。且氣候愈熱,體溫愈高,即使用解熱藥,也無法使體溫下降,只有在氣候涼爽或雨後,體溫才有所下降。到秋涼之後,上述症狀便可不治而愈。
雖然「夏季熱」可不治而愈,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因「夏季熱」長期發熱,會加快機體新陳代謝,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及時防治也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而且容易產生併發症。對小兒「夏季熱」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而用中藥防治本病效果較好。由於本病屬於外感暑熱,氣陰兩虛,治療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氣養陰;脾失健運的,當健脾益氣;挾濕者兼以化濕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傷陰;慎用溫補,以防助熱。現分型論治如下:
暑傷肺胃型:主要表現為身熱持續不退,神疲肢倦,煩渴喜冷飲,脈虛無力,治以清熱解暑,益氣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氣湯加減,藥用西洋參9克,石斛9克,麥冬9克,黃連3克,竹葉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無汗或汗不暢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熱偏盛,煩渴引飲,身熱面赤,舌苔黃燥,脈數無力者,用白虎湯合王氏清暑益氣湯。
暑濕中阻型:主要表現為身熱持續不退,汗出不暢,頭重脘痞,煩渴飲冷,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濡數,此為熱重濕輕,治以清熱祛暑,兼以化濕,方用白虎加蒼朮湯加味,藥用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蒼朮9克,藿香9克,佩蘭6克,蘆根12克;若身熱持續,汗出不暢,胸悶納差便溏,小便清長,苔白膩,為濕重熱輕,治以芳香化濕,理氣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藥用鮮藿香9克,鮮佩蘭6克,六一散6克,連翹9克,茯苓6克,半夏6克,陳皮6克,厚樸6克,荷葉9克。病久致脾胃虛弱者,加白朮、黨參、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氣,和中化濕。
上盛下虛型:主要表現發熱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飲,尿多清長,甚而頻數無度,無汗或少汗。虛煩不安,倦怠神萎,面色蒼白,下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沉細。治宜溫腎清心退熱。方用溫下清上湯(徐小圃經驗方)加減,藥用淡附子3~6克,黃連3~6克,磁石10克(先煎),天花粉10克,覆盆子10克,菟絲子10克,蛤粉6~10克,補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蓮須10克。心煩口渴者,加蓮子心、天花粉、玄參清心除煩。口渴不止,小便清長,亦可用白虎加人參湯合金匱腎氣湯加減,以白虎加人參湯清熱除煩、止渴益氣,用金匱腎氣湯補腎溫陽、固護下元。
本病初起時,患兒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病容,高熱而食慾正常。久病後則可顯現慢性病容,食慾減退,面色少華,日漸消瘦,煩躁哭鬧,部分患兒次年夏季仍可發病,對小兒健康發育影響較大。因此,春夏季節,嬰幼兒長期發熱,在排除其他疾患外,應注意考慮本病,要早診斷早治療,避免亂用抗生素產生不良影響,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