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膝關節炎6誤區

對於膝關節的防治已逐漸不再只是醫生的工作了,也日益成為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對於防治,應從兩方面闡釋,一方面,想讓關節不老化不符合科學規律,伴隨人體衰老,作為器官之一的關節也會退變;另一方面,防患於未然,保護還未受侵犯的關節軟骨以延緩關節退化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很多患者往往病急亂投醫,盲目聽信小道消息,或鍛煉不當或治療不當,結果反而疼痛加重,貽誤了防治時機。

誤區1:疼痛由「骨刺」引起一定要切除

不要盲目選擇切除「骨刺」。「骨刺」既不尖銳如刺,也不是一個醫學名詞,醫學名詞應是骨疣,骨疣的英譯首選Bone wart,也可是Bone spurs,但科普文章中多譯成Bone spurs,再用中文理解就成了「骨刺」,應稱之為骨質增生或骨贅更為貼切。骨質增生是因衰老退變的關節遭受損傷後「抗議」無效,為適應損傷不得不自我修復生長出的「同血緣不同長相」的新組織,也是骨的一部分,是軟骨磨損失穩時期代償增生的產物。從某種意義而言,在一定時期內可增加關節接觸面提高關節穩定性,骨質增生也不是引起關節疼痛的首要原因,疼痛是軟骨磨損累及到軟骨下的骨神經所致,對於已發生疼痛的關節而言,減痛的首要目標是保護現存關節軟骨而不是切除增生骨贅。

誤區2:關節炎一定要靜養

關節炎急性發作疼痛時,適當休息是必要的,但經休息和治療症狀緩解後,一部分人會長期不敢做任何運動,認為這樣可以更好養護關節。這個問題需從兩方面說明,一方面膝關節炎患者需避免過長時間和高強度下地負重,以延緩關節軟骨進一步磨損,另一方面長久不活動反而會致關節僵硬和周圍肌肉廢用性萎縮,進而致膝關節不穩。人總是要走路,長期不活動的關節在日常走路時,會因肌肉軟組織無力牽拉關節,使關節間隙進一步狹窄摩擦頻繁,加重關節軟骨損傷,因此對於膝關節病患者,正確方法是在疼痛緩解後,逐步進行散步、游泳等活動,並盡早開始非負重位的床上膝關節股四頭肌等長自主鍛煉和坐位股四頭肌等張訓練,以加強關節運動靈活性預防肌肉萎縮。

誤區3:關節炎越鍛煉越不疼

膝關節骨骼表面包裹著一層軟骨保護關節,約3~5毫米厚透明軟骨,有厚度有強度有彈性,因各種因素所致軟骨磨損變薄不平滑粗糙甚至剝脫時,就導致了關節炎發生,已有膝關節疾患病人,應盡量減少登高運動、上下樓梯和長時間快步走,避免加速軟骨磨損,導致關節炎復發加重。臨床很多關節炎患者,本來經保守治療病情已經緩解,卻盲目聽信所謂關節病鍛煉要刻苦之類小道消息,不得不最後去醫院做了手術。

誤區4:關節炎單靠藥物就可治癒

目前臨床所用藥物治療膝關節炎的機理是提高軟骨自身修復能力,促生關節滑液,減少關節面間磨損摩擦,延緩疼痛腫脹,此類藥物都是用於提高軟骨自身修復能力以延緩磨損退變進程的,而非可以再生軟骨的,到目前尚未發現能使軟骨再生治癒軟骨缺損的藥,藥物只能是減輕關節症狀延緩關節退變。

誤區5:關節炎常吃止疼藥

由於工作緊張、家務繁重等原因不能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人們通常會選擇自服止疼藥緩解症狀。需要提醒的是,止疼藥儘管是家庭必備常用藥,在短期合理使用前提下是可以起到安全鎮痛作用的,但此類藥物只可暫時服用,也只是緩解疼痛而不會根治引發疼痛的病因,如果長期使用,特別是濫用或者用量過大,不但不能治病,還會出現諸多副作用,如胃潰瘍出血和穿孔、腎功能不全、肝功損害轉氨酶升高、過敏反應等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誤區6:關節炎單純補鈣就可治好

雖然服用Vit A、Vit C、Vit E及補充Vit D等對膝關節炎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關節炎的病理因素是組成關節骨骼面上軟骨變得越來越薄、不平滑、粗糙、糜爛、剝脫,導致軟骨下的骨質暴露導致,並不單純因為缺鈣,健康人每天從合理膳食中攝取的鈣量已經足夠,許多人以為關節痛就是缺鈣,所以長期大量服用補鈣制劑,結果對胃腸道刺激大,常會出現胃腸道不適、便秘等現象,甚至導致肝腎功能損害。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