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於餵養不當,或寄生蟲病等引起,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臨床主要症狀有:初起噁心嘔吐、不思飲食、腹脹腹瀉;繼而煩躁哭鬧、睡眠不好、喜俯臥、手足心發熱、口渴、午後兩顴骨發紅、大便時干時稀;最後見面黃肌瘦、頭髮稀疏、頭大頸細、肚臍突出、精神委靡。一般分為飲食不節、脾胃虧虛和感染寄生蟲2型。
一、飲食不節、脾胃虧虛
(一)症狀
形體消瘦,體重不增,面色少華或萎黃,毛髮稀疏,食慾不振,或能食善饑,煩躁易怒,大便不調,舌質偏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選穴 脾俞、胃俞、中脘、章門、四縫、足三里。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 (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7-3]。
胃俞: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個椎體,即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7-3]。
中脘: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與胸劍聯合部(心窩上邊)的中點為取穴部位,見圖8-1-1]。
章門:在側腹部,當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由腋前線往下循摸肋弓下之第1游離肋之前下緣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13-3)。
四縫:在第2至第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每手4穴,左右各8穴(在手2、3、4、5指的掌面,當第2指關節橫紋中點為取穴部位,見圖8-1-2)。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中指)(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余4指向下,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20一4)。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條溫灸各穴10分鐘,以皮膚有溫熱感及人體感覺舒適為宜,之後吸拔火罐(除四縫外),留罐5~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四縫三稜針點刺,擠出黃白色透明樣黏液或點刺出血,兩側交替操作。
二、感染寄生蟲
(一)症狀
形體消瘦,肚腹脹滿,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無華,毛髮稀疏乾枯,精神煩躁,睡眠不寧,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慾不振,部分食慾亢進,甚或喜食異物,大便下蟲,舌淡苔膩。
(二)治法
(1)選穴 膻中、中脘、章門、天樞、氣海、百蟲窩、足三里。
(2)定位 膻中: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中脘:見前。
章門:見前。
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見圖8-3-1)。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見圖8-3-1)。
百蟲窩: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見圖8-3-2)。
足三里:見前。
圖 8-3-1 天樞、氣海 圖 8-3-2 百蟲窩
(3)拔罐方法 單純拔罐法,上述各穴拔罐後留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重點調理小兒飲食,多種營養成分合理調配,克服患兒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要定質、定量、定時,逐漸增加輔食,並且要掌握先稀後干、先素後葷、先少後多的原則,並注意飲食衛生,預防各種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
(2)乳幼兒盡可能給予母乳餵養,不要過早斷乳,斷乳後給予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
(3)帶小兒多做戶外活動,以增加運動量,以增加飯量,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4)凡因腸道寄生蟲病或結核病引起的小兒疳積,須及時治療原發病。
四、病例
李某,男,1歲3個月。由於家長帶小孩時照顧不周,發育較正常同齡兒稍差,大便稀薄,每日數次,形體略見消瘦,面色稍萎黃,食慾不振,精神委靡,毛髮稀,好發脾氣,舌質淡,苔薄白。穴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門、四縫、足三里,行灸罐法,上述各穴(除四縫外)用艾條行溫和灸10分鐘,以皮膚感覺溫熱感為度,之後留罐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四縫三稜針點刺,擠出黃白色透明樣黏液,兩側交替操作。治療1療程後,患兒精神轉佳,食慾增加,大便每日1~2次。繼續上述治療3療程後,其體質基本好轉,顏面紅潤,精神活潑,身體健壯,飲食大便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