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寧片是由大黃、虎杖、青陳皮等組成的純中藥製劑,主要功效為疏肝利膽,清熱通下。臨床應用表明:該藥具有明顯的通便作用,這對緩解膽道的壓力,減輕炎症極為有效。由此,許多人想到用此藥的通便作用可用於治療便秘。
究其組成,其中大黃含蒽醌和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等成分,具有溫和刺激結腸粘膜功效,虎杖具有表熱解毒、通腑作用。青皮及陳皮具有理氣作用。這些藥物結合便具有理氣清熱通便的作用。
另外,其中理氣的藥物顯然具有增加結腸動力學的作用,而增加結腸動力學有助於排便。研究表明:用藥前後大便次數顯著增加,大便性狀變軟,部分變稀。這提示膽寧片可作為常規藥物用於便秘的治療。
另外,由於便秘是一慢性病,病人需要長期服藥。因此,作為一個治療便秘的藥物,其安全性極為重要。使用的結果也表明:膽寧片對尿常規、血常規、大便常規、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膽紅素等均無明顯影響,因此,該藥使用非常安全。
治療方法:膽寧片,每日3次,每次3片。服用12周為一療程。
病例資料
患者,老年男性,75歲,便秘多年,有時隔天排便1次,有時2~3天排1次便,有時5~6天排便1次,每次排便時間超過30min,排出的糞便又乾又硬,有時還有少量血液附於糞便之上,肛門灼痛不適。並患有痔瘡。曾服過多種治療便秘的中西藥物,服藥期間效果明顯,但停藥後一段時間,又會出現便秘。因右上腹痛而至本院就診,經體檢後因及糞便常規、B超等相關檢查後,確診為膽囊炎、便秘症,予膽寧片,每日3次,每次5片口服治療。服藥3天後,腹痛消失,大便通暢,患者繼續堅持服用膽寧片15天,大便正常,膽囊炎痊癒。
病例討論
慢性習慣性便秘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常見原因有:
1、腸蠕動緩慢。老人的腸蠕動頻率降低,腸道中的水分相對減少,糞便乾燥導致大便秘結;
2、全身疾病使腸肌鬆弛,排便無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3、精神體質欠佳。
4、藥物因素。許多老人患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鈣通道阻滯劑、神經阻滯劑、鎮靜劑、抗抑鬱藥等使腸肌鬆弛引起便秘。
5、體內缺水。
6、飲食因素。飲食中缺少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缺少粗糧和水果。
臨床上,便秘常常加重老年人的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病,甚至出現腦出血;合併冠心病者可誘發心絞痛,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膽寧片是由大黃、虎杖、青陳皮等組成的純中藥製劑,主要功效為疏肝利膽,清熱通下。究其組成,其中大黃含蒽醌和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等成分,具有溫和刺激結腸黏膜功效;虎杖具有表熱解毒、通腑作用。青皮及陳皮具有理氣作用。這些藥物組合起來就有了理氣清熱通便的作用。另外,理氣的藥物有增加結腸動力學的作用,而增加結腸動力學有助於排便,用藥前後大便次數顯著增加,大便性狀變軟,部分變稀。這提示膽寧片可作為常規藥物用於便秘的治療。臨床應用也證明:該藥具有明顯的通便作用,對緩解膽道的壓力,減輕炎症極為有效。故膽寧片因治療便秘效果顯著,副作用少,使用安全而在臨床廣泛應用。
大黃的傳說
談到宮廷用藥,人們總會想到人參、鹿茸、燕窩等高級補品,其實有一味人們熟知的瀉下藥也常被使用,它就是--大黃。
大黃在宮廷中的使用歷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有一位叫姚僧坦的名醫,用單味大黃治好了梁元帝的心腹疾。在清宮醫案中,大黃應用之廣泛,炮製之講究,劑量之斟酌,用法之多樣,配伍之精當,堪稱之最。從宮廷處方的檔案證實,宮中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宮女、太監,不論是花甲老人還是垂髫小兒,凡有裡滯內存(積食),或實火血熱,或瘀滯經閉等症狀,御醫在處方時常將大黃作為重要的藥物。
據統計,大黃在清宮用藥中列第8-10位,僅次於蜂蜜、燈心草、麥冬、神曲、山楂、麥芽、薄荷等藥,成為一味「出將入相」的良藥。
御醫每為皇后、嬪妃、宮女治療月經、月經衍期等,所開處方藥中常用大黃。慈禧常服的「通經甘露丸」也有熟大黃成分。光緒33年,慈禧太后已經年逾古稀,御醫們仍照用大黃不誤。在清宮醫案的脈案醫方中,還記載清朝末代皇帝溥儀6歲時因病噩用過大黃;道光皇帝的七公主,5歲時發高燒血熱未清,處方中的大黃用量竟達一兩;光緒帝因患眩暈,御醫張仲元以宣郁化滯之法醫治,並用元明粉一錢(後煎),酒炙大黃一錢五分為引。
人們常說中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劑量大小應依症施量,因人因症而不同。許多人只知道大黃具有瀉下作用,其實用量得當,大黃還可以起到補益作用。我國古代名醫張子和就曾說過:「陰虛則補之以大黃。」
虎杖傳說
虎杖又名大蟲杖、苦杖、花斑竹、酸筒桿、酸桶筍、酸湯梗等,它以根莖入藥,是壯族民間常用藥。傳統醫學認為,虎杖性味苦、平,有祛風、利濕、破淤、通經的功用。壯族藥方歌中有「黃連虎杖無娘籐,薑黃黃籐田基黃,清熱解毒消炎好,服藥數天即退黃」的說法。關於虎杖名稱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一些趣聞和傳說。
虎杖的趣聞
鄞縣(位於浙江)一位武尉叫耿夢得的,他的老婆患病,患的是「砂石淋」,小便刺痛,尿中有「砂石」,往小便盆小便時,砂石下落,剝剝有聲。其實,這病就是尿路結石,中醫稱為「砂淋」、「淋證」「石淋」、「血淋」、「腰痛」、「腎積」……這位耿夢得的老婆用盡各種藥方都不見效,偶然間,見到了一個藥方子:將虎杖根拿來洗乾淨,搗碎,得一合(一升的十分之一左右),加入水五杯,煎成一杯,除去渣滓,然後放入少量的麝香、乳香一起研調,喝下,可治。一個晚上,病癒!
虎杖的傳說
在四川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城郊大佛寺旁的石壁上,至今還清晰可見石壁上刻有的「虎溪」兩個大字。據傳這與孫思邈用虎杖為老虎治腿病相關。
相傳這裡曾山勢險峻,林密草茂,生長著許多名貴藥材。一天,孫思邈來到這裡採藥,忽聽見呻吟之聲不絕於耳。他急忙跨過山溪,卻見對面岩石上有氣無力地臥著一隻吊睛白額大虎,正眼巴巴地張望著他。孫思邈走上前去,蹲下身來。那虎便慢慢地將腳抬起,放在他的膝上。孫思邈一見這腿又紅又腫,就急忙從藥囊中掏出藥來,搗碎,取山泉調好,一邊敷在老虎腿上,一邊又將這藥喂老虎吃下。幾天後老虎的腿病便霍然痊癒了。從此,這老虎與孫思邈形影不離,竟成了他的坐騎。孫思邈騎著它爬山涉水採藥,如履平地。
孫思邈為老虎治病的事一下子傳開來。後人為了紀念他,在大佛寺裡建了藥王殿。那藥因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喚它為「虎杖」,意思是說仗著它治好了老虎的腿病。
孫思邈是否真用虎杖治好過老虎的腿疾,現在已無法稽考。然而在中藥裡,虎杖的確是一味治療關節疾病的良藥。
虎杖不僅供觀賞,也做食品,嫩莖做蔬菜,根做冷飲料,置涼水中鎮涼(冰箱冰鎮尤佳》名,「冷飲子」,清涼解暑代茶。它的液汁可染米粉,別有風味。食用以其味酸故也稱「酸湯桿」。
現代醫學發現,虎杖含有蓼甙、有機酸、葡萄糖甙、多糖類等。有清熱解毒、清涼解署、健胃清食作用。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