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通過其運動不息而激發和調控機體的新陳代謝,推動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止息,機體新陳代謝的氣化過程停止,即意味著生命過程的終止。
(一)氣機的概念
氣機,即指氣的運動。人體之氣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到,時刻激發和推動著人體各臟腑組織的生理活動。氣也只有在運動之中才能體現其存在,發揮其效能。人體正是由於氣的不斷運動,才能吐故納新,升清降濁,生化不息,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及生命活動。氣的運動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動也就會終止。故《靈樞·脈度》指出:「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二)氣的運動形式
氣的運動形式,一般可以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升降,是氣的上下運動;出入,是氣的內外運動。人體之氣運動的升與降、出與入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廣泛存在於機體內部。一方面,升與降、出與入,以及升降與出入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保持著協調狀態。誠如《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所說:「無升降則無以為出入,無出入則無以為升降,升降出入,互為其樞者也。」另一方面,雖然從某個臟腑的局部生理特點來看有所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但從整個機體的生理活動來看,升與降、出與入之間必須協調平衡。只有這樣,人體之氣的運動才能正常,各臟腑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發揮。因此,氣機升降出入的協調平衡是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環節。
(三)臟腑之氣的運動規律
臟腑是人體之氣升降出入的主要場所。臟腑功能的完成,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每一臟腑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促進該臟腑功能活動實現的內在基礎和根據;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也只有通過臟腑的生理活動才能具體體現出來。臟腑之氣的運動形式,受臟腑所在位置和生理特點的制約,而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首先,臟腑位置有高下,一般而言,高者主降,下者主升。以五臟而言,心肺位置在上,其氣主降;肝腎位置在下,其氣主升;脾胃居中,通連上下,為升降之樞紐。其次,五臟與六腑相對而言,五臟化生、貯藏精氣,以升與入為主;六腑傳化水谷,排泄糟粕,以降與出為主。第三,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五臟之氣以升為主,如脾氣升清、肺氣宣發佈散精微等;但升中有降,以推動濁氣下行排泄,如肺氣肅降通調水道,腎氣降濁形成尿液而排出體外。六腑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其在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過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作用,總體為降,但降中寓升。第四,升降出入相反相成。即就臟腑之間的關係而言,髒與髒、髒與腑之間的升降處於協調平衡之中,如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肝主升發、肺主肅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以及心腎相交等,均呈現出升降出入相反相成的關係。而且在某些臟腑,其本身就是升與降的統一體,如肺的宣發肅降、小腸的分清別濁等。
總之,在生理狀態下,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既表現出不同的運動特性,又保持著升與降、出與入的整體協調平衡,從而保證了機體不斷從自然界中攝取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並通過氣化作用,升清降濁,攝取精微,排泄糟粕,維持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動態平衡,共同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調,就會引起各臟腑組織的功能異常,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若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停止,人的生命活動便告終結。故《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四)氣運動失常的表現形式
氣的運動正常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氣的運動必須通暢無阻,二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必須協調平衡。這種狀態通常稱之為「氣機調暢」。當氣的運動受阻而不暢,或升降出入之間失去協調平衡時,稱之為「氣機失調」。由於氣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氣機失調也有多種表現。臨床上常見的氣機失調有:氣的運行受阻而不暢通,稱為「氣機不暢」,如肝氣不舒等;若氣行受阻較甚,局部阻滯不通,稱作「氣滯」,如肝氣鬱滯、脾胃氣滯等;氣的上升太過或下行不及,稱作「氣逆」,如肝氣上逆、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等;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稱作「氣陷」,如中氣下陷等;氣的外洩太過而不能內守,稱作「氣脫」,如氣隨血脫、氣隨液脫等;氣不能外達而鬱結閉塞於內,稱作「氣閉」。